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全世界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怀着对《宣言》的起草者马克思、恩格斯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吉林省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城镇发展道路和城镇体系布局,城市竞争力有所提升。但在合理构建城市体系、扩大城市规模、提高城市品质、实现城乡统筹等方面尚有不少可为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3.
“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主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成为我国理论界的热点。理论界的专家学者对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取得了多方面的丰硕成果。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二者是辩证统一的理论界普遍认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二者的关系来说,既可以说是前提与保证的关系,也可以说是途径与目标的关系。因为只有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只有不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保…  相似文献   
4.
朴日勋  董杨 《延边大学学报》2008,41(5):44-46,71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上把解放思想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这一重要论断既是对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又是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问题的深刻揭.示,值得我们认真领会和准确把握。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离不开理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样离不开理论指导。这是因为,构建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理论来自实践,既是实践的总结,又是实践的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工作。这就要求理论工作者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切实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