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欧货币互换协议是中欧央行在货币金融领域合作的最新法律实践。它除具有政府间货币互换协议的一般特性外,还具有自身的特征:体现了中国与欧盟之间加强货币合作的共同意愿;设定了人民币与欧元之间的互换安排;关系着中国与整个欧元体系成员国之间的流动性互助机制。该协议的产生,是后危机时代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世界经济格局变化、中欧经贸关系发展以及人民币离岸中心竞争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的实施,有利于促进中欧双边贸易与投资便利化、增强中欧金融市场稳定性、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但同时也给中国带来一系列挑战。中国应直面挑战,深化货币体制改革、完善金融市场建设、加强金融风险监管、促进人民币离岸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2.
当代国际金融法发展的基本特征与走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不断拓展和深化,并突出地表现为金融全球化。在这一背景下,一方面,各国经济与金融的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国际金融法律制度有了突破性进展,对全球经济与金融的影响日益增大;另一方面,国际金融竞争日趋激烈,金融危机频繁发生,国际金融体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国作为一个正在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大国,对于国际金融局势的变化及相关法律制度的发展应当予以密切关注,并积极参与国际金融体制改革及有关规则的制定,以成为推进国际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我国也必须直面各种复杂的问题,如加入WTO过渡期结束后国内金融业的开放与安全问题、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问题、国内金融立法与国际接轨问题等。为了给国内外从事国际金融法理论研究和实务工作的专家学者搭建一个学术交流和信息交换的平台,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1世纪国际金融法律制度创新与发展研究”为依托,在教育部“985工程项目———国际法与国际经济新秩序创新基地”的资助下,于今年4月举办了首届国际金融法高峰论坛。本刊邀请了与会的部分专家学者,就21世纪国际金融法发展中值得关注的若干重要问题进行笔谈,以推动我国国际金融法学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自救是次贷危机后国际社会为解决金融机构"大而不倒"问题而推出的一项新的法律举措,是指通过合同约定或法律强制规定,采用债转股或债务减记等方式促使债权人承担损失,以延续金融机构系统重要性功能的制度安排。借鉴欧美经验,中国在建立债转股自救机制时,应科学设计可转股债务的范围及最低标准、债转股的触发时机及债转股的担保等条件和程序,还应注意把握其与金融机构的"生前遗嘱"制度、提前终止权的暂时中止、央行的流动性支持及跨境操作要求等制度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4.
论金融业务综合化下的有效监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监管、创新、再监管是金融监管法中监管与创新的辩证规律.在金融业务综合化下,针对既存监管所面临的法律挑战,应进行有效监管,从国内法与国际法的角度对此内容进行理性的法律设计,确立功能型监管优先、内控优先化与法制化等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5.
监管、创新、再监管是金融监管法中监管与创新的辩证规律。在金融业务综合化下,针对既存监管所面临的法律挑战,应进行有效监管,从国内法与国际法的角度对此内容进行理性的法律设计,确立功能型监管优先、内控优先化与法制化等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6.
论欧盟银行法的构架和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盟银行法以欧洲单一市场的建立为历史背景,以欧共体银行指令为主要表现形式,现以《第二银行指令》为核心,形成了“单一银行执照”、“母国控制”以及对第三国的“互惠”等重要原则和制度。这一区域性银行法的显著特征,不仅表现为它具有巴塞尔体制所不具有的法律权威,而且还在于它服务于“自由化”和“审慎监管”双向政策目标,此外,基于协调原则并借助“相互承认”方法而得以形成和确立,也是其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不断拓展和深化,并突出地表现为金融全球化。在这一背景下,一方面,各国经济与金融的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国际金融法律制度有了突破性进展,对全球经济与金融的影响日益增大;另一方面,国际金融竞争日趋激烈,金融危机频繁发生,国际金融体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国作为一个正在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大国,对于国际金融局势的变化及相关法律制度的发展应当予以密切关注,并积极参与国际金融体制改革及有关规则的制定,以成为推进国际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我国也必须直面各种复杂的问题,如加入WTO过渡期结束后国内金融业的开放与安全问题、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问题、国内金融立法与国际接轨问题等。为了给国内外从事国际金融法理论研究和实务工作的专家学者搭建一个学术交流和信息交换的平台,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1世纪国际金融法律制度创新与发展研究”为依托,在教育部“985工程项目——国际法与国际经济新秩序创新基地”的资助下,于今年4月举办了首届国际金融法高峰论坛。本刊邀请了与会的部分专家学者,就21世纪国际金融法发展中值得关注的若干重要问题进行笔谈,以推动我国国际金融法学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次贷危机的爆发与蔓延对<巴赛尔新资本协议>的制度框架提出了严峻挑战,引发了人们对其资本要求的充分性,监管规则的亲周期性,依赖外部信用评级的可靠性,推行内部评级法的合理性等诸多方面的质疑.然而<新资本协议>不是导致次贷危机的主要原因,这场危机并未从根本上否定<新资本协议>的制度框架及其监管理念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面对挑战和质疑,巴塞尔委员会也作出了积极回应.<巴赛尔新资本协议>要担当起统一全球银行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历史重任,必须进行理念创新和制度改革,改革的走向应当为:安全与效率并重,重塑监管价值目标;微观审慎与宏观审慎相辅,加强系统性风险的防范;市场约束与政府监管互补,增强监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另类交易系统监管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另类交易系统是证券交易电子化、网络化的产物,它是以互联网为基础,依据特定交易规则,无中介、自动汇聚和撮合众多投资者买卖证券委托指令的电子交易系统,属于场外交易场所的范畴。另类交易系统区别于传统交易所的特征,在于其交易对象的广泛性,交易流程无中介性和高效性,交易规则的非任意性,交易系统与投资者之间关系的特殊性。与美欧相比,我国亦具备建立另类交易系统的市场环境,我国应当鼓励另类交易系统的建立与发展,并从监管目标和基本原则、监管模式与审慎要求等方面着手,科学构建我国的另类交易系统监管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0.
欧盟银行法以欧洲单一市场的建立为历史背景,以欧共体银行指令为主要表现形式,现以《第二银行指令》为核心,形成了“单一银行执照”、“母国控制”以及对第三国的“互惠”等重要原则和制度。这一区域性银行法的显著特征,不仅表现为它具有巴塞尔体制所不具有的法律权威,而且还在于它服务于“自由化”和“审慎监管”双向政策目标,此外,基于协调原则并借助“相互承认”方法而得以形成和确立,也是其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