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1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骚雅命难达,江湖迹易孤。步兵虽嗜酒,倘亦恨穷途!”(96页,《忆弟》其二) 笺:“[步兵虽嗜酒]中道嗜酒善饮,宏道《觞政》评为:‘如狄青破昆仑关,以奇服众’。”按:理解诗意以误。袁中道少以才气任侠自负,但两兄已成进士,他连举人  相似文献   
2.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二十五《子都·杂家类·存目二》:“《海蠡编》二卷,明袁士瑜撰。士瑜,号七泽,公安人,即宗道、宏道、中道之父也。其书大旨,以儒释二家同源异派,或援释疏孔,或证孔于释。谓濂洛诸儒于圣人书诠释妙畅,如樽注海;是编如蠡注海,故名《海蠡编》。……”  相似文献   
3.
一16世纪,是我国社会发展历史的一个重要阶段。这时,由于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社会各种矛盾交互上升,新和旧的冲突不断激化。特别是由于启蒙运动思潮的兴起,重新确认人的价值观,从而否定过去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封建传统观念,要求个性解放,精神自由。袁宏道就是在这样特定历史条件下,接受李贽的“异端”学说,而形成自己思想体系和审美观的。袁宏道的审美观,在他写的大量游记中,表现最明显,最突出。他最爱登山临水,嗜泉石成癖。曾说:“野性癖石”(《由舍身岩至文殊狮子岩记》),而尤爱泉,“当其与泉相值,吾  相似文献   
4.
一“吴中无足系去客者,独大小何君,经年未得倾肠一吐为恨耳。”(282页,《张幼于》)笺:“[大小何君]何良俊,字元朗。华亭人。弟良傅,字叔皮。皆负才名,时以‘二陆’方之。…”按:笺似误。何良傅,嘉靖二十年进士,卒于嘉靖四十一年,在袁宏道出生前。其兄良俊,卒于万历元年,那时宏道才六岁。良俊之殁,王世贞为作《挽何翰林元朗》(见《弇州山人四部稿》卷二十九《诗部》),至宏道官吴县时,世贞早已去世。可见,宏道恨未与之“倾肠一吐”者,决非何良俊兄弟。钱谦益《列朝诗  相似文献   
5.
“既持释子戒,口断荤血,身断冶淫,心中断却了子孙田宅之想,诸皆可断,而官独不断,何以自解于天下也?(1237页,《黄平倩》) 笺:“[黄平倩]黄辉。……辉时退职家居,学佛自遣。然有时望,与郭正域、顾宪成齐名,故宏道谓其‘诸皆可断’,犹未可‘断官”。按:似因十年后周曰庠的疏(见1100页笺引),误解此文。宏道是万历三十年春游武当山途中得  相似文献   
6.
一宋代一些作家、评论家认为:以文为诗,是韩愈创作上的严重缺点;因此就批评他的诗“不工”、“非本色”、“押韵之文耳”、“终不是诗”等等;甚至说他“于诗本无解处”。此外,还怪他变了传统的诗格,坏了诗法。连非常佩服韩愈的苏轼都说:“诗之美者莫如韩退之,然诗格之变自退之始”。有人还把韩诗这种变格和批评宋诗散文化的倾向联系起来,以突出其影响之坏。对韩愈这些片面性的指责,不但成为一时口实,而且展转载入许多论诗专著,影响后世,直到现在。  相似文献   
7.
公安“三袁”——袁宗道、宏道、中道,是以反对拟古的旧文风、提倡有个性的新文风作为旗帜,以解脱束缚、破除庸腐作为斗争任务,以独抒性灵、畅所欲言作为自己特色,从而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文学流派的。他们一面猛烈抨击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复古派,一面大胆地提出有创见的文学主张。袁宏道曾非常自豪地说:“扫时诗之陋习,为末季之先驱,辨欧韩之极冤,捣钝贼之巢穴,自我而前,未见有先发者。”①这种富有战斗性的文学活动,就它的性质来说,是万历年间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反映了这个  相似文献   
8.
《水浒》作者,在写本书回目之前,写了一段“开场白”,题为“引首”。讲的是梁山起义人物出世以前,赵匡胤建立宋王朝到仁宗嘉祐三年这百年间的简史。我们过去看《水浒》,对这段“引首”很少注意,往往顺手翻过。其实,它很能说明作者的唯心史观和反动的创作意图,对我们认识这部小说彻头彻尾的反动性,颇有帮助。捏造历史为封建王朝唱赞歌毛主席最近指出:“《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毛主席这一指示,深刻地揭露了《水浒》宣扬投降主义路线的本质,点明《水浒》的要害所在,  相似文献   
9.
一宋代一些作家、评论家认为:以文为诗,是韩愈创作上的严重缺点;因此就批评他的诗“不工”、“非本色”、“押韵之文耳”、“终不是诗”等等;甚至说他“于诗本无解处”。此外,还怪他变了传统的诗格,坏了诗法。连非常佩服韩愈的苏轼都说:“诗之美者莫如韩退之,然诗格之变自退之始”。有人还把韩诗这种变格和批评宋诗散文化的倾向联系起来,以突出其影响之坏。对韩愈这些片面性的指责,不但成为一时口实,而且展转载入许多论诗专著,影响后世,直到现在。苏轼把韩愈改变诗格和颜真卿的破坏传统书法相提并论,而对杜诗、韩文、颜书又都称之为“集大成”的成就。他既对旧传统的破坏表示惋惜,又对这些作者的卓越创造表示敬佩。他的思想矛盾,反映了这个问题内在的辩证关系。因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然要对原来形态有所改变,不可能原封不动。  相似文献   
10.
清王朝在编修《四库全书》同时,曾禁毁大批所谓“违碍书籍”,造成一次焚书浩劫。近百年来,已有一些学者搜辑整理这方面史料,为研究这个问题作出贡献。但因“禁书”的界限本来就很模糊,而现存的禁书目录又比较杂乱,所以其中仍有不少讹误。袁中郎著作,就是由于后来一些误解而被传为“禁书”的。一九三二年三、四月间,周作人先生在辅仁大学作新文学运动讲演时说: “公安派的主要人物是三袁,即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人。他们是万历朝的人物,……理论和文章都很对很好,可惜他们的运气不好, 到清朝他们的著作便都成为禁书了。’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