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7篇
  202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弗洛斯特的很多叙事诗都探索了女性的欲望与诗歌创作关系的主题。这些叙事诗不但反映了弗洛斯特独特的女性观和欲望观,更在隐喻的层面上折射出弗洛斯特的"平衡诗学",即将女性所代表的激情与创作力与男性所代表的理性与形式完美结合的诗歌理念。弗洛斯特在其叙事诗中通过反讽、隐喻等叙事策略和修辞手法,巧妙地将诗歌的主题在故事和隐喻的双重层面上表现出来。文章从叙事学和女性主义的视角探索了弗洛斯特一组叙事诗的主题构成,并在此分析基础上挖掘弗洛斯特独特的女性观、欲望观和辩证平衡的诗学理念。  相似文献   
2.
罗伯特.弗洛斯特诗歌主题、诗学理念及美学探索中展现出的伦理为"平衡伦理"。这种"平衡伦理"不仅决定着其诗歌作品的伦理立场,同时也打造了其独特的诗学认识论和诗歌美学。一方面,"平衡伦理"是弗洛斯特在传统伦理和现代伦理之间缔造的中庸理念,提供给现代人遭遇存在困境和价值抉择时的多种伦理选择,从而为理解和解决现代人多重的存在问题构建出多元化的选择策略体系;另一方面,弗洛斯特在传达其复杂的诗学理念和满足大众读者的需求之间也遵循着"平衡伦理"。弗洛斯特的艺术成就与其诗歌的普及程度相得益彰,这也恰恰展现了诗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对现代人生存问题的不凡探索。  相似文献   
3.
罗伯特·弗洛斯特在其“家园”诗歌中描绘了新英格兰人栖居的困顿,探讨了重建“家园意识”的可能。新英格兰人的栖居困境和“家园意识”的沦丧使得重建“家园意识”成为一种生存需要和伦理选择。弗洛斯特从存在论美学的高度阐释了“家园意识”在改变新英格兰人存在困境与其实现栖居理想的辩证关系。展现了“家园意识”不可替代的现实作用和美学价值,丰富扩展了“家园意识”和栖居的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4.
英语专业文学课的教学已经成为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了解英美文化的重要窗口,同时,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的训练使得改变传统文学课教学中"文学史+选读"的模式成为必需。通过文学课的现实需求和教学实践总结,提出文学教学的一种新思路,即"思想的灌注+完整文学作品赏析"的方法,以此改变传统文学课教学中或是死记硬背文学发生史,而对文学作品和文化整体均缺乏系统理解的局面,尝试文学课教学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美国现代诗人罗伯特.弗洛斯特以其诗歌作品实现了对"诗意栖居"生态美学内涵的独特讨论,从"家园意识""、位置感""、诗歌创造与艺术想象"等多个维度展现了英格兰人实现"重新栖居"的现实和美学途径。同时",重新栖居"的诗歌展演构建出较为完整的"栖居"理论体系,达成了对当代生态美学的有效阐发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笔者通过对罗伯特.弗洛斯特诗歌《摘苹果之后》做新批评和解构批评的对比解读,试图展示诗歌主题中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二元对立是如何被诗歌语言本身所产生的意义模糊性所解构的。诗歌意义的模糊性一方面反映了诗歌表面现实主义优越于理想主义的意识形态,另一方面又在更深层面上颠覆了这种意识形态,从而赋予诗歌意义以复杂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笔者通过对罗伯特.弗洛斯特诗歌《摘苹果之后》做新批评和解构批评的对比解读,试图展示诗歌主题中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二元对立是如何被诗歌语言本身所产生的意义模糊性所解构的。诗歌意义的模糊性一方面反映了诗歌表面现实主义优越于理想主义的意识形态,另一方面又在更深层面上颠覆了这种意识形态,从而赋予诗歌意义以复杂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文章借助景观理论,从自然景观中的悖论、文化景观中的帝国政治以及道德景观中的英雄主义三个层面剖析《皮袜子故事集》中景观书写的多重内涵。以作品中的自然描写和人物塑造为研究对象,深度透视库柏景观书写中的诡谲。自然景观描绘中的意图舛讹和逻辑悖论使自然在库柏的“凝视”下蜕变为记录“文明足迹”的场所。原始自然成为文明暴力和权利空间的“能指”,指向帝国政治和极端民族主义的勾连。自然在象征层面同印第安人命运趋同,同为被观看、征服和拓殖的“他者”。班布尔身上的“自然道德”是早期白人殖民者“拓荒”精神的体现;他的男性气质催生出可复制和传播的英雄主义,背后是作家对殖民主义道德体系和文化共同体的无意识建构。  相似文献   
9.
19世纪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营造了主体性思维景观和个体化审美空间。主体性思维融感性与“慧性”于一体,打造感知和体察世界的“融合性思维图景”;审美空间是个体情感和情趣塑造的性灵世界。在其诗歌中,物是物自体而非康德所谓的现象;人是自由的人,在“存在”中不断获得和扩展“智慧”。诗人背离语法惯例,进行语言实验,将处于诗句任意位置的普通事物大写。狄金森以此反抗既定语言秩序,批判等级制理性传统。通过塑造“性灵人格”,诗人探索人类本性和本心,抗击理性人格对存在本性的遮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