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苗族“习惯法”概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历史上的“千里苗疆”,并不象反动统治者和某些文人所说的那样,是“无伦纪”和“不相统率”的无秩序的社会。本文从苗族的鼓社组织、“理歌理词”和现实生活的一些真迹中,探讨苗族的法理秩序,试图向研究苗族历史文化的专家们提供一点参考资料,希冀这些资料对苗族自治地方的政权机关在制定“单行法规”时有所稗益。据清代文献记载:乾隆元年 (公元1736年) 8月15日,皇帝对苗疆经略总督张广泗奏“苗疆善后事宜”一折的批示中,曾明确地说:“苗民风俗,与内地百姓(?)别,嗣后一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凡认为思维是存在的反映,存在是第一性、思维是第二性的,就是唯物主义;反之,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思维是第一性、存在是第二性的、则属于唯心主义各派。这个结论是普遍适用的,或者说,是从人类认识的历史实际中概括出来的,世界各民族的哲学学说,概莫能外。当人类的祖先从自然中分离出来并为其生存而向自然进行斗争的时候,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考问天、地、万物是怎样形成的?它们的本性如何?怎样才能使自然听从于人并服务于人?继而就要追问人类自己的历史:人是从哪儿来的?是本来如此呢或是由什么东西变来的?人类自己将怎样发展下去、将来的人是什么样子呢?寻问自然和人类的根源这两大内容,成了全世界各个民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