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有些文章常常把资本主义社会的“按资分配”原则,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按劳分配”原则的对立物,相提并论。我认为,这两个原则,无论就分配的对象或就适用的范围来说,都不完全对应,将之作为两种社会制度的一对对立的经济范畴,是不确切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按劳分配,是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原则,适用于社会全体有劳动能力的成员;资本主义社会的按资分配,是分配剩余价值的原则,适用于社会的一部分成员——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人民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每一个生产者,在作了各项扣除之后,从社会方面正好领回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新型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是以交换为目的进行生产,通过价值实现经济联系的社会经济形式。按照传统观念,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否定。实践表明,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并没有否定商品经济,否定的只是私有制的无政府状态的商品经济。在历史上,商品经济是同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和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联系在一起的。“只有独立的互不依赖的私人劳动的产品,才作为商品互相对立。”“谁也不知道,他的那种商品在市场上会出  相似文献   
4.
发挥经济优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方针、对于什么是经济优势,怎样发挥经济优势等有关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探讨,正在逐步展开。这里,我们仅就正确地认识和发挥地方的经济优势问题谈几点意见。 (一) 经济优势。为由有利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决定的、表现在经济上的优点和长处,在历史上是和商品经济的发生发展紧密相联的。它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扩大而越来越具有重要的意义。 历史上长期存在的自然经济,其基本单位规模狭小,互相隔绝,获取生活资料多半是靠与自然交换,而不是靠与社会交往,因而“必然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和闭关自…  相似文献   
5.
经济区划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根据自然地理和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进行科学的经济区域划分,因地制宜地规划各经济区的生产和建设,对制订国民经济长远规划,发挥经济优势,提高经济效果和建立合理的经济结构,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区划即分区划片,进行区域划分,将一国或一地区划分为若干个区域。由于进行分区的目的、任务、原则和标志的不同,有不同的区划,如行政区划、军事区划、自然区划、经济区划等等。经济区划是进行经济区域的划分,即是为了确定合理的劳  相似文献   
6.
一黑龙江是一个地处边疆,资源丰富,开发较晚的省份;又是一个建国以来进行了重点建设,发展较快的省份。这就使得黑龙江省城市经济发展的历史,有着自己的明显的特点。黑龙江省在历史上,整个经济的发展,落后于中原地区及辽南一带。因之,古代城市经济的发展也十分缓慢,虽然有过如唐代的渤海国上京龙泉府(在今宁安县渤海镇)和金代的上京会宁府(在今阿城县阿什河乡)等当时条件下比较发达的城市,但为数不多,且发展中断。元明时期设置的相当于今省县政权机构所在的城堡,以及一些军事卫所、驿站,经济上缺少发展,也没有延续下来。到了清代,这里才陆续出现了齐齐哈尔、墨尔根(嫩江)、瑷珲、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