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绿色技术的融合性研究应置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本体立场、价值观念、思维方法与"双视交汇"思考方式的背景之中。这一研究面临着跨学科方面的"知识困境"和"碎片化"与"整体性"冲突等现实挑战。源自于"融合性"功能的"目的性分析路径""构成性分析路径"和"关联性分析路径",为应对挑战、探寻绿色技术系统及其与社会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机融合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袁久红  李昊远 《阅江学刊》2022,(6):15-23+167
在对象性依存关系及其交互作用中建构彼此的自我认知与实现共向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年相结合的基本逻辑。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历史性飞跃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先后呈现出“互释融通”“互补融合”“互观融创”的历史理路。“共产主义”“小康社会”“实事求是”“中国式现代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融合性概念接续凝聚思想聚点,得到理论界的认同与呼应。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最终走向就是二者融为一体,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中华文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新形态,继而推进这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化,共同创造性展开人类文明的新形态。  相似文献   
3.
主观幸福感作为衡量个体生活质量方面的综合性心理指标,反映了主体的适应性与社会性。本文以常州地区高校《大学生总体幸福感及其相关因素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为基础,考察社会支持向度下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结果证实,社会支持是主观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它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对大学生的幸福感有较高的预测性。高校应该强化服务意识,充分发挥社会支持功能,积极建构交流实践平台,以提升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契合,是学理逻辑和实践逻辑的双重呈现。就学理逻辑而言,相互建构和相互作用的互融共生模式彰显了二者契合的内在规定性;就实践逻辑而言,历史经验和现实指向昭示了二者契合的客观必然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形式—内容—精神"三个维度逐层契合,并植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阐明二者契合的原理与方式,有利于增进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切实体认;有利于廓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普世价值"的本质区别;有利于凝聚价值共识,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大持久的内源性动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