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篇
统计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我国政府制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载明了中国政府对香港回归后的基本方针和政策,是保持香港繁荣稳定的法律保障。《基本法》对港英政府单方强行通过实施的《香港人权法案条例》进行了批判。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无论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适应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需要,要求高职高专院校定期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进而推动和深化高职高专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德阳广汉高新区位于“成渝经济圈”和“成绵德高新技术产业带”中心地段,坐拥“南临成都、北接德阳”区位优势,承接“城市圈、辐射带”资源禀赋,已成为四川“51025”工程重点培育的干亿园区、四川省首批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以及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综合竞争力居全省第六位,已成为广汉县域经济发展的创新加速器和核心增长极。  相似文献   
4.
论孙中山的均权主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明强 《江汉论坛》2003,1(6):59-63
均权主义是孙中山先生首创和倡导的,在集权和分权各自优点上综合出来的中央与地方关系模式。它跳出了集权主义和地方分权主义在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问题上的争论,从中央和地方的职能关系上,寻求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平衡和地方自治的合理性。均权主义不否认权力在中央与地方之间集中与分散的重要性,但认为更重要的应是职能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分工与协调,只有这样,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关系才能在合理的职能关系基础上得到合理的解决。民国一代,均权主义的理想色彩远远大于它的实践意义。尽管民国时期的中央权威式微、地方主义盛行,加之南京国民政府的一党专制与独裁,使均权主义仅仅停留在理论探讨上,但它至少为现实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提供了一种合理的价值取向和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