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文章通过对《礼记》的研究,揭示了儒家和谐社会的构成、结构、系统与功能。指出儒家伦理美的最高理想即"天下之肥"—天下和谐,"小康"—"大同"社会即其"天下和谐"的社会模式,《礼记》是打开儒家和谐社会构成—结构—系统及其功能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2.
一九八一年四月号《学术月刊》发表了拙作《伦理美学》,其后著名哲学家张岱年先生在《文汇报》上发表了《大力开展伦理美学的研究》,接着一些社会科学刊物也陆续发表了关于伦理美学研究的文章。这是一种很可喜的现象。但伦理美学作为一个新的学科究竟能否成立,它的基本范畴规律究竟是什么,当需作进一步的论证。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再谈点意见,希望能有助于这一新学科的真正建立。  相似文献   
3.
<正> 小说和戏剧里的包公,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人物。他的真名叫包拯,字希仁,安徽庐州(就是现在的合肥市)人。据《宋史本传》等记载,包拯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九百九十九年),死于仁宗嘉佑七年(公元一千零六十二年)。他二十八岁才考中进士,除(升)大理评事,出任建昌县知县。因为父母皆老,他推辞不就,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同意他去,他便辞官归乡。没几年,双亲相继去世,他在墓旁守制终丧,前后在家十年,仍不肯离去。后经乡亲们再三劝说勉励,才又出来做官。他为官二十多年,先后担任过监察御史,河北都转运史,谏议大夫;出任过河北、广东、安徽、江苏、河南等地的州县首席长官,一度出使过契丹。晚年时,  相似文献   
4.
《淮南子》对伦理美的定义、价值、理论基础、情与质、质与文、内容与形式、“有为”与“无为”、利人与利己、治国与修身的辩证认识,对伦理美的实现、伦理美的欣赏、伦理美的载体,及其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伦理美的培养、伦理美的感应和接受等问题,颇有全面、系统、深刻的探讨与论证,确系一部有价值的美学著作。  相似文献   
5.
精神文明发展的规律,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它也不可能只是一个规律。但智慧、知识与思想、品德相应发展,即智、德(广义的德)统一律,无疑是它发展的一个重要规律。这一规律是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所反复证明了的。这里,我们首先讲讲智德统一的含义和内容。所谓统一,并非绝对的一致,而是大体的适应,也不是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上都是一致的,而是从总体上、从总的发展趋势上、从归根  相似文献   
6.
伦理美学     
在昆明全国美学会议上,我曾建议进行关于“伦理美学”的研究。当时并没有听到有什么反对意见,但也没有得到明确的肯定。许多同志认为这是个新名词,过去没有听说过,能否这么提,没把握。紧接着我参加了无锡召开的全国伦理学会议。自然,我进一步捉摸思考这个问题,并阅读了一些论著和史料,结果是:我的这个认识更加坚定了。  相似文献   
7.
提起包公,几乎无人不知,尤其对他的不畏权势,执法不阿,印象极深。但从古时遗留下来的包公的许多奏议看,他对于用人问题,倒是颇有见识,论议很多,它可以使我们别开生面地看到包公这个为世人所不曾注意的侧面。包公在用人问题上提出的一个最尖锐、最切中时弊的思想,是用人问题上的“四害”和为防止“四害”必须坚持的“五不”。关于用人“四害”问题,是包公在《论大臣形迹事》中,以极其尖锐的形式和语气提出的。他首先肯定皇帝“孜孜求治”的愿望和情神,紧接着指出同这种主观愿望相反的实际:国弱民贫,时弊多  相似文献   
8.
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张岱年先生的人格和治学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岱年学术生涯八十年,可分三个阶段,其特点可用"纲"--"微"--"新"--"全"四字概括.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所出<中国哲学发微>,是张先生沉寂20年"复出"后的代表作.张先生一生坚持辩证唯物论和社会主义,其精神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相似文献   
9.
伦理学要研究道德评价,不能不涉及动机与效果问题。人们对别人或被别人进行功过是非道德善恶的评价,也不可避免地遇到这个问题。那么,怎样正确地认识动机与效果以及道德评价的关系呢?在对一个人进行道德评价时,是以他的行为的动机还是以他行为的效果为根据呢?在历史上,对这个问题有两种不同的回答:一种是动机论,即认为应当以动机为道德评价的根据;一种是效果论,认为应当以效果作为道德评价的根据。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谈到文艺批评,文艺作品的好坏标准时,提出了动机与效果的统一论。但是,出于我们对毛泽东同志的论述的理解不同,运用不当,在理论和实践上仍不免引起一些新的混乱。“作品的好坏”是否等于“作品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