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4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30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研究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最新发展动态的基础上 ,探讨了其对于中国企业的作用以及在引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以期对我国企业更好地应用该战略管理理论 ,提升本企业竞争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通过问卷调研,对被征地农民的就业与参加社会保障的现状、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首先,被征地农民的就业率低主要原因是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就业意愿与就业能力有偏差。其次,政策宣传力度不够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缺陷,是被征地农民参保意愿低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征地补偿标准不合理、被征地农民市民化程度低,是造成被征地农民"弱势"地位的深层次原因。对此,应根据被征地农民的需求,建立多种形式的就业培训和就业扶助,尤其扶持有意向的被征地农民自主创业;为实现与城镇社会保障的对接,应建立多层次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深入揭示制度与道德的密切关系人手,指出必须以建立完善、科学的制度为基础和保障,充分发挥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的作用,以激励经济行为主体进行道德行为选择.分析了目前我国存在的制度缺陷及企业经营行为中的不道德现象,提出了只有进行制度创新,完善管理体制和企业商业运行机制,才能有效地推进企业经营道德行为的选择,为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1978—2005年间陕西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对不同指标的比较,发现陕西就业矛盾的原因主要在于陕西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相称,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发展,第三产业发展不足。因此,我们必须在认识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实现产业优化和增加就业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5.
供应商的选择结果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情况。本文对航空制造业的供应商从财务、客户、内部业务、学习.与成长等4个方面进行了具体考察,建立了基于平衡记分卡(Bsc)的航空制造业供应商选择的指标体系,并采用权值因子法进行权重分配。  相似文献   
6.
自1994年中国联通公司成立,我国在移动通信产业领域内引入竞争机制已经过去十多年。原本引入竞争机制之后移动产业的利润率应该下降,但实际产业内部仍保持着高利润率。因而有必要对这十多年来的竞争状况和绩效进行详细的研究分析,本文经过模型数据分析,得到了竞争的初步引入导致了移动通信产业运营效率的提高,但是由于中国移动先行者优势的存在而导致垄断继续存在,从而维持了行业高利润现状的结论。同时为中国移动通信产业在面临一个新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如何形成有效的竞争格局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我国高校科技产业竞争力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取了四个主成分来反映高校科技产业的竞争力,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中的综合得分模型对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科技产业进行了计算和排名。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认为实施西部大开发必须走一条以技术创新为依托的新路子.为此,必须加快选择实施对全局有影响的重大项目;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推动科研组织体系优化,实现科技资源的最佳配置;发挥区域科技优势,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形成具有特色的区域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9.
基于地域文化的产业集群文化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产业集群的生成发展中,除了产业链、价值链等因素影响外,文化因素作为背后深藏的“无形的人文之网”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力。产业集群文化根植于地域文化而发展,两者互为影响,彼此推动。本文通过讨论地域文化和产业集群文化的相互关系,给出基于地域文化的产业集群文化培育策略,从而实现地域文化中的显性内容演变为产业集群文化中的正式制度性安排,地域文化中的隐性因子顺利植入并涌现为集群文化中的缄默因子,完成由文化竞争力向集群根植性竞争力的艰难一跳。  相似文献   
10.
农村土地制度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关键。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村改革的标志性事件,在一定时间段内对中国农业生产力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其优势的逐步释放,也凸现出它的弊端,这为新一轮的农地改革创造了需求。本文建议实行公司+农户的农地股份制不失为一条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