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责任困境正成为人工智能嵌入政府治理的难题,剖析其生成过程以及理性应对,有助于发挥人工智能技术价值,提升智能社会的政府治理效能,推动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型政府。责任困境是一种程序化与过程化的问题,需从动态过程来分析,基于“信息—解释—结果”的分析框架,从避责、问责、追责的全过程视角,剖析人工智能嵌入政府治理的责任困境。通过推进算法透明度技术创新,构建责任清晰的政府治理决策机制,建立健全智能时代责任追究制度,推动建立公共治理演练数据库,加强智能时代行政文化建设等举措,确保智能治理与公共伦理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人事争议处理制度是现代人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我国的人事管理制度缺乏一个健全的对个人和用人单位双方合法权益加以保障的机制,这就要求建立一种制度化、程序化、法制化的权益保障制度--人事争议仲裁制度,从而有效地维护个人和单位的合法权益.人事争议仲裁以其公正性和权威性及时、有效地化解矛盾,调处纠纷,对维护社会稳定、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事工作提出的新的现实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公务员是国家治理体系中最活跃的要素,其行政伦理建设关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务员行政伦理建设可划分为四个阶段。我国公务员行政伦理建设的历史图景蕴含着回应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驱动、传承与发展优秀传统官德的历史逻辑,以及从单一抽象转为全面具化的辩证发展等特征。在新时代,我国公务员行政伦理建设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未来要围绕新时代特征与党的建设新要求,优化公务员行政伦理规范结构、明晰公务员行政伦理行为选择、确定公务员行政伦理关系建构,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工智能迅猛发展,政府开始迈入智能治理时代.识别智能治理伦理风险的关键影响因素,对有效防控伦理风险、夯实政府治理正当性基础有着重要意义.本文运用扎根理论,梳理出影响智能治理伦理风险的因素,构建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DEMATEL方法计算出因素的影响度、被影响度、中心度和原因度,结合因果关系四象限图,提出防控智能治理伦理风险的相关建议.根据测算结果与分析,研究提出影响智能治理伦理风险的关键因素,为规避智能时代政府治理的伦理风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季节的颜色     
莲花。亭亭玉立于碧水之上,微风吹来,缕缕清香,沁人心肺,于是对你的爱恋便滋长在心头。你清柔的身影飘荡在水面,不远不近,若即若离。有时你羞涩地半遮面纱,有时你袅娜地绽开花朵,有时你随风起舞,有时你静若处子。你的天生丽质令我无限神往。  相似文献   
6.
服务型政府理念是提升政府执行力的内驱力,而政府执行力的提升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关键。当前我国政府执行力存在着执行政策趋利化、执行制度形式化、执行主体谄媚化的问题。服务型政府理念下政府执行力的提升,需提高公共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构建科学行政体制、充分发挥制度的“热炉效应”,提高执行主体的执行素质以及完善与强化政府执行监督与责任追究机制。  相似文献   
7.
治理网络谣言,需要构建网络谣言的协同治理机制,而系统理论、社会冲突理论、治理理论为其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协同治理机制应从主体构成、动力机制、合作机制以及支撑机制等方面构建,其实现是各主体要素间相互互动,文化、组织、制度等规则相互建构与内化的完整治理过程。  相似文献   
8.
杨建武 《理论界》2005,(10):14-15
本文就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内容、原则等做了探讨。认为面对当前新经济、新环境和诸多困难,改变原有的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引入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  相似文献   
9.
智慧城市的创新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建武 《兰州学刊》2012,(10):42-46
文章指出,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深化发展阶段,其关键是开发以人为本的创新应用。文章系统地阐述了智慧城市的建设内容,及其对城市的管理方式、企业的生产方式和市民的生活方式的改变,认为将创新我国城市发展的传统模式。最后,文章围绕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公共服务型政府职能的转变、市民民生的改善和创新氛围的培育等四个方面,全面论述了智慧城市创新发展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义与根本旨趣。共同富裕有着鲜明的共享、过程与全面等本质属性,而推进乡村治理智能化是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面向,也是公共价值创造的过程。实现共同富裕与乡村治理智能化在价值目标与政策工具等层面不谋而合。然而,乡村治理智能化赋能共同富裕仍面临着数字弱势群体边缘化、智能化乡村劳动异化以及乡村数智化能力“赤字”等挑战。基于此,未来要在技术治理范式背景下,变革思想观念、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数智实践、弥合数智鸿沟等,推动乡村共享数智发展红利,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