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刑事诉讼法》不仅要保护公民的人身权、自由权,而且更要使公民的财产权免受非法侵犯。但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司法机关为了查明案件事实,惩罚犯罪,往往不同程度地限制或者剥夺被指控人的涉案财物。比如将涉案财物与赃款赃物混为一团,无限制地扩大疑赃财物的范围,截留、挪用、非法使用的现象也较为严重。鉴于强大的公权力与被指控人的弱势地位严重失衡,如果不对其加以控制,必定会侵害到被指控人的财产权,从而直接影响到审判的效果与判决的执行。刑事诉讼中对涉案财物的认定与处理对于保护被指控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思路是:重新在法院系统内部设立刑事监督法庭,设立涉案财物保管中心,涉案财物的裁决权由法院行使,并且对非法处置涉案财物的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予以不同程度的处罚。  相似文献   
2.
新《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简易程序给公诉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通过一年多的实施,简易程序公诉模式发生了较大变化,控辩审三方的庭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公诉机关适用简易程序办案仍存在诸多困惑,需要进一步改变公诉模式。确立相对集中办案机制、具体设置开庭阶段简易程序、让律师参与辩诉交易、认真对待被告人的翻供,既可以提高诉讼效率又兼顾到司法公正、公平,实现依法治国。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建立以后,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了政党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经由教科书表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被称之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由“新时期”开启的社会转型,使原有的理论规范日渐缺乏解释力,在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实质的理论探讨中,出现了三种颇具影响的命名观点。命名观点歧异的原因在于研究者所依据的理论视角和思维模式不同。就文化内涵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命名问题为主体性原则的确立提供了理论依据,但也凸显了类主体性和个体主体性之间的紧张。  相似文献   
4.
中国当代哲学史观嬗变的前提省察杨胜荣曹丽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前提的哲学史观,构成了中国当代哲学史研究的“范式”。近年来,从“文化学”(包括文化哲学和文化人类学)的角度重新建构哲学史观的意向逐渐受到重视。本文对这两种哲学史观所依据的知识前提作...  相似文献   
5.
结合《世界人权宣言》的内容,财产权不仅是人权中的六大基本权利之一,也是公民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各国宪法都很重视。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条明确规定“尊重与保障人权”。由此说明我国公安司法机关有保障被追诉人财产权免受非法侵害的义务。虽然我国《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被追诉人的财产权保障有较详细的规定,但历来受“重权力,轻权利”“重定罪量刑,轻财产保护”观念的影响,诸多规定界定不清或极不完善。具体包括涉案财物的认定标准不统一、对物强制性措施的随意性较大,部分规定过于原则与保守,可操作性不强,而且处置程序缺乏公开透明,涉案财物的保管主体也不适格等,导致学界与实务部门争议颇多,认为被追诉人的财产性权益处于极不利境地。若不对此加以进一步完善,不仅使人们在案件中难以感受到公平正义,而且会影响到国家刑罚权的实现。为此,有必要进一步对被追诉人的财产权保障问题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