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我国的学术繁荣发展过程中,一部部有份量、有深度的著作不断涌现,这是十分可喜的。蔡灿津教授的新著《辩证逻辑史论纲》(以下简称《论纲》)就是其中之一。当我初拿到这本著作时,以辨证逻辑史作为书名便引起我浓厚的兴趣,这是鲜见的专著。自“文化革命”结束之后,我国掀起了辩证逻辑研究的热潮,不少辩证逻辑的著作问世了,不少辩证逻辑的文章发表了,但辩证逻辑史的著作却罕有。这并不奇怪,诚如作者所言,辩证逻辑的科学理论体系至今还处于建构形成的过程中。既然如此,辩证逻辑还处于相当年育的阶段。在这种情况下,要对它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世纪之交 ,素质教育呼声如潮迭起。福建师大王岗峰教授专著《美育与美学》(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年 2月出版 )体现出对这场教育革命的热望、大胆的创新精神和论证过程的哲学思辨。1、顺应时代潮流。今年 1月 13日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 2 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把美育作为教育相对独立的组在部分 ,改变了以往从属于德育的看法。随后 ,上半年召开的九届全国人大会议上 ,朱基总理第一次把美育相对独立地纳入了《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而 6月 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相似文献   
3.
反映是客观实际存在着的反映现象在人们观念中的反映。客观存在的反映现象是历史的、发展的,因而对反映范畴的规定也是发展的。“能动反映”是以往反映范畴的升华,它揭示了反映的辩证性、主体性、抽象性和创造性,其集中体现为主体性、主体的能动性。主体性是能动反映的集中表现。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关于主体和客体问题的争论中,有一种观点认为,列宁不重视主体性的研究,没有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认识活动,仍然停留在“直观反映论”的水平。本文试图对列宁这一方面的论述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