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前一时期,史学界有几位同志撰文,从资产阶级革命派和会党、农民之间的关系中去探讨辛亥革命运动的发展、高涨以及失败的轨迹。他们的见解有精湛独到之处,已引起大家的重视,展开讨论。据我体会,在讨论中接触到的问题大体有如下几方面,即:为什么资产阶级革命派和南方天地会的关系较为密切而同北方白莲教、大刀会等往来却很稀疏?革命派是否通过联络会党建立了和农民的合作关系?革命派同会党合作和疏远的过程是否可以看作革命发展和失败的标志?会党在辛亥革命运动中的作用究应如何估计?会党的阶级成份如何?对于这几方面,大家有着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3.
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革命化的新军鸣枪起事,以彻夜苦战、攻占督署的战绩,宣告了首义的胜利。翌日下午,武昌城厢内外就贴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黎”的布告。第二十一混成协的协统黎元洪当了革命军政府的都督?他也是革命党吗?人们都不禁为之惊诧不已,认为那是“革命党群龙无首,黎元洪因缘时会”,纯属偶然的机遇。及至革命已经失败,不少参与起义的人士于痛定思痛之余,又不禁喟然叹息道:“革命  相似文献   
4.
1840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山河破碎,国势阽危,致使一代代的爱国志士为之焦心竭虑,相率向西方寻求挽救危亡的真理。鸦片战争后不久,经过东方信徒改纂过的、比较粗糙的基督教信条,曾经成为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起义的理论依据。19世纪末,赫胥黎、达尔文的“进化论”被维新派奉为圭臬。转入20世纪初,倡“自由”、“平等”、“博爱”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又为当时中国的革命者所信服。但是,这一系列的“西学东渐”,却不曾使中国获得独立和走向强盛,而是继续向半殖民地  相似文献   
5.
毕生为救亡图存作过重大贡献的丘逢甲(1864—1912)是台湾学术界竞相研究的历史人物,近十余年,至少出版了三本记述他生平的传记;而在大陆,却至今阙如也。这样一位值得纪念的爱国者,为什么在大陆长期地受到冷遇呢?推其原故,大概与五十年代起基于“左”的观念对他所作的不公允的评价还没有来得及摒弃有联系。就这个课题来说,我们台湾史学界的同行倒是走在前面。好在徐博东、黄志萍二位合撰的《丘逢甲传》(以下简称《丘传》)即将问世,很快就会把我们引为撼事的隐忧给消除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