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内,人们相当普遍地认为,原苏联模式是现实社会主义社会的理想模式,任何国家只要照抄照搬就可以了。 毛泽东同志等中共中央领导人,虽然曾对原苏联模式表示过怀疑,并试图走出一条自己的新路;但由于当时中国还没有独立建设的经验,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还不可避免地受既有观念的束缚,仍然不自觉地搬用原苏联模式;并且在独立探索过程中误入歧途,错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问题综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问题综论楚成亚关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农民问题的研究仍处在起步阶段。许多基本的理论问题,包括农民问题的实质是什么,它包括哪些主要内容等,并未完全澄清。本文拟在这方面做些基础性探讨,以期对这方面的研究有所推动。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命...  相似文献   
3.
中外学者关于互联网对现实政治生活的影响的研究涉及政治关系、政治行为、政治体系、政治文化、政治发展以及国际政治等方面,并存在着悲观论与乐观论的分歧.实际上,互联网绝不是一个脱离真实世界而构建的全新王国,问题的关键在于谁掌握技术和用于什么目的.  相似文献   
4.
中俄两国农业“非集体化”的共同特征是 ,政府的改革政策都没有得到完整的实施 :中国政府设想的“双层”经营不可阻挡地演变为个体农户经济 ,俄罗斯政府以“私有化”方式推进独立的家庭农场的发展的努力却收效甚微。因此 ,与建立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强制性的农业“集体化”不同 ,在计划经济国家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 ,农业“非集体化”往往屈从于由社会经济条件和历史传统所造就的“路径依赖”这一真正的权威。“非集体化”以来 ,虽然中国农业的状况比俄罗斯好一些 ,但中国农业的“远忧”也许比俄罗斯要严重得多  相似文献   
5.
建设新农村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新农村是人们目前热议的话题。但在热议的背后我们需要进行一些冷思考。比如,如何防止国家权力借助这场大规模的政府行动扼杀刚刚萌芽的乡村公民社会?如何防止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层涉农部门利用支农资金大搞名利双收的政绩工程?消除这些担忧的措施可能是多方面的,不过我认为,最根本的是提高农民自身的组织化水平。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改革造成了农民的“原子化”状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设计初衷是“双层经营”。但是,由于大部分农村集体经济没有什么积累,所谓集体经济只是体现在土地的集体所有上,所以农民的农业生产活动事实上是一种高…  相似文献   
6.
社区生活及民间权威资源是民间组织发育的土壤.在民间权威稀缺的条件下,可以借助外力打破村庄的原生态,动员潜在的权威资源,推动农村民间组织的建立,并借助能人治理维持组织的生存."外生"的民间组织反过来推动社区公共生活的重建,孕育民间权威,实现向"内源"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世界现代化进程是人类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希望所在.现代化模式不同意味着进入未来社会的具体方式不同.资本主义现代化使其离共产主义的门槛不是越来越远,而是越来越近了.现实社会主义是一些民族为避免资本主义的弊端而选择的一条现代化道路,其历史使命是为使自己变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和最终进入共产主义奠定物质基础. 世界现代化进程是人类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希望所在.现代化模式不同意味着进入未来社会的具体方式不同.资本主义现代化使其离共产主义的门槛不是越来越远,而是越来越近了.现实社会主义是一些民族为避免资本主义的弊端而选择的一条现代化道路,其历史使命是为使自己变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和最终进入共产主义奠定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8.
国家政权建设与民主参与的扩大是政治发展的两个不可分割的命题。中国近代以来走的是一条“非均衡”的发展道路,国家行政力量向乡村社会渗透的力度远远高于扩大农民民主参与的力度;这种非均衡性已经成为国家力量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此,当代中国农村政治改革与发展的主要矛盾是变政治“单轨制”为政治“双轨制”,使基层政权真正扎根于乡村社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