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54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1篇
人才学   8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308篇
理论方法论   49篇
综合类   438篇
社会学   80篇
统计学   6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3篇
  1966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玄言诗与宫体诗中的物象是从山水到美人的演变,是从追求本质真实到执着现象真实的转换,这充分表明了东晋到南朝物象地位变迁的轨迹。玄言诗中的自然山水以象征化、简约化的形态彰显自身,宫体诗中的物象具有鲜明的感官化、唯美化的新变特征。主体的不同心态促成了二者各异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2.
企业家作为社会阶层一特殊群体,必须取得与其业绩相对应的报酬。文章试图从委托-代理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能力本位制理论等视角分析提高企业家物质激励现有水平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4.
笔者从台湾作家保真的小说<断蓬>入手,探讨长期困扰海外中国人的二难命题:是走,是留?究其实,"走与留"的挣扎,只是一种表面现象,本文作者旨在透过这种表象,来描述几代中国人在海外放逐与流浪的痛楚和无奈.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圆锥轴受扭时静、动力的传递矩阵。该方法简便实用,适于工程技术人员在微机上应用。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近代,胡适是一个开风气之先的人物,这一特点同样体现在方法论上。胡适曾以提倡新的思想方法而名重一时,其“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治学定理,几乎整整影响了数代人。从总体上看,胡适的方法论思想呈现出较复杂的形态,而其基本的框架,则表现为西方近代的实证主义原则及实验科学的方法与传统治学方法的沟通,它既使胡适的方法论思想该上了实证主义的印证,又使之获得了一种新的意蕴。  相似文献   
7.
一、近期全国粮食生产可能面临的问题尽管2004年全国包括内蒙古粮食获得丰收。2005年农业与农村前景也较为乐观,但制约新阶段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生产生活环境差、农民负担较重等长期积累的问题,虽有减弱但依然困扰着政府,同时又将出现一些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依法行政和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为不断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减少管理层次,降低行政成本,促进城乡经济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近年来全国许多省市先后开展了扩权强县工作,有的大刀阔斧,有的循序渐进,有的试点探索,均在一定程度上提速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企业自主品牌创新能力是进行自主品牌创新和获取自主品牌竞争力的基石,自主品牌创新能力系统的构建和健康运行是自主品牌创新能力稳步提升的基础和保证。本文从系统分析的角度构建和剖析了以自主品牌创新能力运行体系为基础,以自主品牌创新能力支持体系为保障的企业自主品牌创新能力系统。本研究能为企业构建自主品牌创新能力系统和提升自主品牌创新能力提供科学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把徐志摩编辑时期的《晨报》副刊放在当时的文化背景和与李大钊、孙伏园的比较之中 ,考察了其独特的传播特点及其与徐志摩本人思想、个性间的内在联系 ,力图使人们对徐编辑的《晨报》副刊及其价值有全面、客观的认识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