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武贤芳 《理论界》2011,(8):82-86
1791年发表的《人权与公民权宣言》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指导性纲领。边沁认为,在如此重要的纲领中哪怕存在细微错误也会引发严重后果。本文着力分析边沁对此纲领的批评。全文共分四个主要部分:首先,分析人权宣言的内容,探讨宣言背后所蕴含的自然权利学派的政治理念。其次,分析边沁对人权宣言所蕴含的权利学派政治理念的具体批评,展现其功利学派的色彩。再次,分析权利学派与功利学派对人的权利的不同论证,聚焦两学派的主要争论点。最后,分析自由主义内部的这场争论在理论和现实上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武贤芳 《理论界》2007,(9):180-181
韦伯认为,儒教的理性是一种秩序的理性主义,这种理性的和平主义特征体现在传统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本文从儒教对秩序的关注入手,试图分析儒教如何阻碍了正式制度秩序的完善,又如何作为非正式制度维持了传统中国社会的秩序。  相似文献   
3.
霍布斯的主权理论在中国的语境下极易引起误解,这一方面源于文化与语境的不同,文化传统错移后的语境和时代背景错移后的语境助长了这种误解;另一方面源于对霍布斯理论认识不够深刻,尤其是对其关于国家主权与个人主权关系的认识不足所致。针对上述原因,本文试图绕开语境带来的认识误区,深入霍布斯的论证逻辑本身,从其理论本意认识把握霍布斯的主权理论。探讨国家主权与个人主权在当下中国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才可能达成社会共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