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
克里普克提出了一种新的名称理论,认为名称是指示词,只有所指,没有涵义,这一理论是对罗素等人的传统指称理论的巨大挑战。此外,他提出关于可能世界和必然性的学说,严格区别了必然与偶然、先验与后验这两对范畴,这是对分析哲学传统的一次重大的突破,为模态逻辑语义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克里普克的语言哲学不仅为逻辑哲学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领域,还促进了科学实在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的重要性体现在,为上市公司履行守约责任提供保障;可以协助上市公司完善风险管理,减小上市公司风险;可以协助上市公司完善治理结构;是促进管理,提高效益的推动力量。在选择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模式时,应分别从公司性质、公司治理体系和公司管理水平上进行考虑。  相似文献   
3.
克里普克提出了一种新的名称理论,认为名称是指示词,只有所指,没有涵义,这一理论是对罗素等人的传统指称理论的巨大挑战.此外,他提出关于可能世界和必然性的学说,严格区别了必然与偶然、先验与后验这两对范畴,这是对分析哲学传统的一次重大的突破,为模态逻辑语义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克里普克的语言哲学不仅为逻辑哲学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领域,还促进了科学实在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河南南阳是中国基督教发展较快的城市,而广东汕头则是基督教发展比较慢的城市。以这两个城市的基督教发展状况作对比,对探讨中国基督教发展原因较为流行的七种说法,包括渗透论、压力反弹论、宗教生态失衡论、宗法制度解体论、宗教市场论、苦难论、传统文化失落论等逐一进行检验,认为除渗透论解释力度不够外,其他六种都有其解释力度,只是解释的适用范围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5.
段琦 《社会》2004,(2):9-11
中国教会真正得到发展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也就是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而这也正是世界全球化的时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教会与中国社会一样,越来越感受到全球化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双重的,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  相似文献   
6.
白彦锋  段琦 《创新》2015,(4):76-81
文章以探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状况为目的,在对比分析中、美、日三国国内生产总值以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状况中,发现中国巨大的人口红利以及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促进其实现短期内GDP总量的快速增长,然而囿于劳动密集偏向的经济结构,中国的人均GDP占有量仍处于较低水平。结合索洛模型,研究发现由于经济要素的差异,在短期内中国不会向美国趋同;同时,长期经济增长依赖于技术进步,中国应当从加大教育支持力度、建立完善的研发体系与激励机制、创造有利的市场环境三方面,发挥科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就《中华归主--中国基督教事业统计》一书中提供的有关资料,对20世纪20年代甘肃省基督教状况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与当时基督教发达的省份作了比较,得出了当时甘肃基督教各项事业的发展远落后于中国绝大多数省份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对当时甘肃基督教发展缓慢的原因作了深入探讨,并认为它对今天甘肃基督教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