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毛瑞鹏 《国际论坛》2013,(3):13-18,79
发展中国家群体的内部团结是决定其能否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以集体力量争取权益和扩大影响的重要因素。联合国大会为我们考察发展中国家的分化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平台。分析表明,冷战后七十七国集团成员在联大的投票背离率维持了稳定的水平,没有出现明显的前低后高的变化。这反映出冷战后发展中国家并没有发生显著的分化。然而分析也表明,尽管发展中国家在裁军和国际安全、非殖民化、中东等议题上的一致性并没有减弱,在社会和人道主义议题上的分化却明显加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美国安理会改革政策的理论依据、政策目标的考量以及美国将安理会改革作为对外政策的手段三个方面分析了美国对安理会改革的政策.美国对联合国安理会改革的政策以效力原则为理论依据,一方面限制安理会扩大的规模,另一方面又积极支持日本等特定国家"入常".美国国内对于是维持安理会组成的现状,还是通过增加发达国家和"民主国家"在安理会的席位扩大"民主阵营"存在激烈的争论.在推动改革的多种力量并存的情况下,美国已经加强了候选国的"民主"标准.同时,美国又利用对候选国的区别支持政策,服务于双边关系和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3.
否决权的存在降低但没有封闭改革机制的开放性.代表性原则和效力原则是关于安理会改革的两个主要的指导原则.联合国创立时大国优先和大国一致原则受到日益强烈的质疑,然而,由于各国对安理会代表性原则存在多种理解,很难达成共识,而效力原则在美国等国家的支持下对代表性原则展开的批判也削弱了代表性原则的合法性,导致了安理会改革的困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