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8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辣海"是上海话中一个重要的体标记词,本文通过跟邻近的江淮泰如片方言之间的比较研究,考察其来源及作为体标记的虚化过程。"辣海"的"辣"本字不是"在",也不是"来",而是南方汉语方言的一个自源词;"海"的本字为"许",存在着不同的读音层次,"辣海"作为体标记在吴语中分别表示动作的进行和状态的持续,在泰如片方言主要表示状态的持续。"在下"是"辣海"在泰如方言进一步虚化的产物,具有半虚化的体标记特征。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助词"就是了(就是)"的情态功能进行了描写和分析,"就是了"可以分别作为动词和助词充当句子成分,常跟"总之"、"反正"、"顶多"、"无非"等固定词语搭配,对所陈述的内容加以肯定或强调,"就是了"还可表示让步关系。在汉语史上,"就"开始是一个动词,"就是"在早期是一个动宾结构,由于"就是X"结构主观性评注的加强,其客观性的语义不断弱化;"就是"的句末情态化与主语的谓词化增多有关,读音上出现了轻化的现象。文章还将"就是(了)"与相关结构"便是(了)"进行了比较研究,补充了已有结论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汉语重叠的语法意义和修辞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由三部分组成 :( 1 )重叠的语义基础及其分类。( 2 )语法重叠和语用重叠。( 3 )重叠的语法义和修辞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漂海录》是500多年前朝鲜人崔溥撰写的长篇中国见闻录。本文从语言学的角度探讨其价值。日记中记录了大量口语色彩浓厚的对话,为研究当时的口语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地名中的儿化、外来语的读音等对汉语史的研究也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
从语义取象和文化认知的角度,对古今汉语、英语和日语中的委婉语进行比较,阐释了这些语言中的委婉语所具有的共同取象模式,以及掺入不同的文化和语言因素之后的取象差异,举示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的语言意义反映,指出了委婉语表现形式上的各自民族特色,揭示了社会文化因子在语言中投影的深层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汉语部分方言的阳声韵-m尾进行了综合分析。指出了其发音松散、不稳定的特征,并探讨了形成这种特征的重要因素。它不是中古咸、深二摄的遗留,而是一种语音变异。  相似文献   
7.
从语义取象和文化认知的角度,对古今汉语、英语和日语中的委婉语进行比较,阐释了这些语言中的委婉语所具有的共同取象模式,以及掺入不同的文化和语言因素之后的取象差异,举示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的语言意义反映,指出了委婉语表现形式上的各自民族特色,揭示了社会文化因子在语言中投影的深层影响.  相似文献   
8.
通泰方言的吴语底层及历史层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泰方言历史上属吴语区,至今还蕴藏着丰富的吴语底层。文章论述了通泰方言和以苏州话为代表的吴方言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明初大批苏州移民迁移江淮之间给通泰方言语音系统的影响,指出了两种方言在声、韵、调方面跟北方话相区别的现象,通过对通泰方言文白异读字的分析,勾稽出吴语底层音的历史层次。  相似文献   
9.
江淮泰如片方言的“V+啊+处所词”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描述了江淮泰如片方言"V+啊+处所词"的结构特征,指出"啊"在动宾和动补结构间的不同性质及动词的特点、处所词的构词特色;文章还分析了影响"V+啊+处所词"结构的时体因素,纠正了一些不正确的看法;结合汉语史,跟邻近方言的类似结构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