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汪秀丽 《江淮论坛》2005,1(6):85-89
康德哲学对形而上学的发展的重大影响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康德哲学的内在意图与历史意图。康德哲学的内在意图主要是为了通过将纯粹理性贯彻到形而上学的内部改造中,为形而上学及其使用立法,以拯救形而上学的危机,但事实上,康德哲学造成的历史效应是多元的,远远超出其本来的意图。  相似文献   
2.
忠恕思想既是孔子思想中的核心概念,又是争论最多的概念之一,因此澄清其内涵意义重大。本文针对冯浩菲先生对此概念的界定和论证,提出质疑,认为“忠恕”之道就是仁道,无忠则恕不行,无恕则忠无行。忠恕合一才是仁道,才能行仁道。  相似文献   
3.
庄子与康德,同为不可知论者,他们对不可知的诠释却大相径庭,由此得出的人生颖悟更是迥然而异,其原因何在?本文试图通过对其理论之基的两大核心范畴“道”与“物自体”的比较,从微观上剖析其不可知论的异同及其内在因缘。从本体域,认识域、方法域、实践域逻辑地敞现其范畴的异同,从而昭明正是由于理论视域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尤其是对人优越于物的能动性、创造性的不同认知,肇就其迥异的境界追求:实践理性与逍遥之游  相似文献   
4.
汪秀丽 《学术界》2006,(3):171-176
伯林通过将自由分为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揭示了自由的四种悖论,并且通过分析指出导致悖论产生的根源在于一元论的价值和文化论,认为平衡和协调两种自由、采纳多元主义的价值和文化观是解决自由悖论的关键。但是伯林并没有清楚地阐明平衡两种自由的合理策略,他所阐述的多元主义的价值和文化观也是不完善的,至少伯林的自由观需要一个商谈的政治学和伦理学作为补充。  相似文献   
5.
由于<老子>中大量战争思想的论述,一部分学者据此认为<老子>是一部兵书.本文想通过对<老子>中战争思想的分析,来说明<老子>中战争思想的实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