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5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一、比较法和比较法学的概念比较法并不是象某一国家的民法、刑法那样的法律。民法或刑法都各有调整社会关系的对象,也都各有调整这些关系的具体法律规则;比较法既没有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也没有相应的具体法律规则。简单地说,比较法是指对不同国家的法律进行双边或多边的比较研究。因此,比较法(Comparative Law)、比较法学(Comparative Jurisprudence)和比较法研究(Study of Comparative Law)这三个用语的意义实质上是一样的,而且后两个要比第一个更为精确,但在绝大多数法学家中,比较法已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用语。比较法或比较法学的特征,主要在于通过比较的方法来研究法律。当然,人们的认识过程总是在不同程度上通过比较的方法进行的,任何科学都使用比较方法,但比较法学不同于  相似文献   
2.
正像毛主席在不久以前所指出的,我们祖国现在正处在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高潮中.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正在为提前完成和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而奋斗,为提前完成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而奋斗.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政权是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相似文献   
3.
古斯塔夫·拉德勃鲁赫(Gustav Radbruch,1878—1949),德国法学家、政治家,曾任教于柯尼斯堡、基尔和海德堡大学;在1920—1924年作为德国社会民主党人,出任魏玛共和国国会议员和司法部长。1933年纳粹党上台后,他被免去教职,1945年才重返海德堡大学  相似文献   
4.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试图对党中央不久前提出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号召进行某些理论上的探讨。其中首先分析了法制、法治和人治三词词义和历史上对法治和人治的不同理解。接着对依法治国的基本条件与基本原则作了探索性思考。进而论述了依法治国的优越性和局限性。最后,对依法治国的前景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5.
本文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制的作用:(1)维护安定的社会环境。法制与秩序具有内在联系,它也是调整利益关系的重要手段。(2)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从历史上看,商品经济愈发展,社会对法制的要求就愈多,在我国新的经济运行机制下,法制对宏观调节、搞活企业、搞活市场这三个环节都发挥其重要作用。(3)建设民主政治。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是防止“文革”重演,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政治体制改革的近期目标或远期目标都与法制建设紧密联系。接着又分析了初级阶段法制建设的两个发展规律。其一是:法制建设在既具有迫切性但又受客观条件限制的矛盾中进行。另一是:法制建设从不完善逐步发展为完善。  相似文献   
6.
八国宪法首先实行的制度和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对当代世界上八个国家的现行宪法中首先实行的制度作了分析和比较研究 ,同时阐述了这八国宪法的历史背景及其有关特征  相似文献   
7.
二战后,西方国家法律在理智上的领导地位已由美国掌握。美国法律对法、德、日等民法法系国家的法律有重大影响。主要体现在司法审查、产品责任一消费者保护、信托财产、破产法、对抗制诉讼程序以及法律教育和学说等方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