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百色地区是一个老、少、边、山、林地区,交通运输不便,工业基础薄弱。解放前,只有一个120千瓦的火电厂和几家烟丝厂。现在,已有煤炭、电力、建材、冶金、机械、化工、制糖、造纸、酿酒、纺纱、制鞋、五金、木材加工等工业。1980年工业总产值2.6亿元,比1952年增长31倍,比1965年增长5.8倍。工业企业年全员劳动生产率5,900元,比1952年提高56%,比1965年提高33%。这说明建国以来百色地区工业发展成绩是很大的。但是,由于长期受“左”的影响,特别是在十年动乱中,受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只从主观愿望出发,不顾客观条件,搞“小而全”、“大而全”的建设,建厂强调“靠山、分散、隐蔽”,造成工业生产布局不合理,轻重工业发展不协调,经营管理不好,生产工艺落后,劳动生产率低,产品质次价高,经济效果差。例如,全地区从1973年起,先后有7个氮肥厂投产,到1980年共产氮肥35万吨,亏损2,600万元,平均每吨氮肥亏损74元。这些问题说明,百色地区的工业企业调整和整顿的任务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