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2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中国政治制度的选择,是社会生态环境各系统在维护社会均衡发展基础上的必然耦合。当前超大规模社会的经济发展,不同性质的文化融合,经济全球化与国际政治环境的不确定性,社会阶层结构的分化以及高新技术的发展变化,必然促使中国政治制度的适应性变化,并要求制度变迁应该及时有效地做出理论上的回应以指导实践。和谐社会是中国政治制度的社会生态环境变迁背景下的理论总结和价值目标,是深化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性目标。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引导我国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 ,成为我们发展的格言。虽然社会进步是政治、经济及社会文化生活各系统的整和与协调 ,但科学技术已成为当代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决定性的力量。在社会加速转型期 ,面对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应进一步深刻认识这一论断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熊絮茸 《家庭科技》2012,(11):16-17
阿斯伯格综合征患儿由于兴趣狭窄、模仿力弱,有自我中心的倾向,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得非常被动,甚至可能做出不恰当的反应.这些孩子对其感兴趣的事反复提问,固执于自己的意愿而无暇顾及客观外部要求,难以接受兴趣外的事物;他们会过分专注某些古怪的事物,有时还会随身携带一些奇特的东西,很难配合教学要求.因此,教师需要了解患儿的特质,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让患儿跨越学习困难,融入正常的学校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4.
熊絮茸 《理论界》2007,1(6):10-12
政治社会化是人们获得其政治倾向和行为模式的发展过程,是政治文化形成的主要途径。良性政治文化的存在是政治制度化的文化底蕴,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生态环境,是和谐社会构建之政治基础。网络扩张冲击着政府的信息控制,加剧了政治文化信仰的危机,促使以政府为导向和主体的我国政治社会化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