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8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治国理政的新高度,顺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适应党的事业发展需要,对新时期干部选拔任用的标准、原则和要求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思路、新思想,这些思想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导向鲜明,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对深化新时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体论是一切哲学体系或理论都必须回答的根本问题.传统哲学本体论期望有一个终极的事物推动万事万物的发展演进,结果找到的总是一个个具体的可被替代的东西.马克思主义哲学面世后,以现实人的实践为出发点来构建自己的本体论大厦和理论体系,从而实现了最为深刻的哲学变革,具体说来就是实现了由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的转变;由结果本体论向生成本体论的转变;由抽象本体论向现实本体论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评价而言,从不同的视角和原则出发可以导致不同的评价方式。但是无论何种评价方式,都是对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成果做出恰如其分、符合实际的价值判断。根据对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成果进行评价主体的不同可以区分为专家同行、政府机构和公众舆论的评价。不同评价主体的评价方式在理论和实践上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也各自存在着的一些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唯物史观视域中的时间概念以现实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点出发,将时间看作是人的积极存在、生命尺度与发展空间,全面立体地揭示出时间与人存在的共生同构性,时间成为人确证自身本质力量存在的境域。  相似文献   
5.
6.
随着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讨论成为热点.若将人类中心主义定位于以整个人类的共同、根本利益为目标和尺度,来指导、衡量人类的认识和实践的一种价值体系,主张走出和走进人类中心主义实际都没有超越也无法超越.  相似文献   
7.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是指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主体为适应社会时代需要和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对已有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与体系的推进和发展,主要表征为提出新理论、发展新方法、发现新材料和完善既有理论等。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主体由单个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和机构(企业和科研单位)和国家(政府)构成,所以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有效发挥的途径就需要从三个层次的主体的思想观念和健全体制等诸方面入手,具体分为凸显问题意识、优化思维方式、健全创新体制。  相似文献   
8.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是指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主体为适应社会时代需要和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对已有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与体系的推进和发展,主要表征为提出新理论、发展新方法、发现新材料和完善既有理论等。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主体由单个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和机构(企业和科研单位)和国家(政府)构成,所以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构成主要由创新主体取得创新理论成就的知识转化能力、人格品性素质、思想观念意识以及社会体制机制构成。  相似文献   
9.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评价的科学化对于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至关重要,但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评价的科学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寻求切实可行的操作模式存在着巨大的困难。因此,我们需要对于影响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评价的科学化的诸多因素和规范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评价科学化应遵循的若干原则进行分析,以期趋近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评价科学化的真正进路。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中心主义讨论成为热点.若将人类中心主义定位于以整个人类的共同、根本利益为目标和尺度来指导,衡量人类的认识、实践的一种价值体系的话,主张走出和走进人类中心主义实际都没有超越也无法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