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一、历史回顾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制度和经营机制形成于五十年代中期。经过三十多年的演变。现有的企业调度和经营机制发生了很大变化。为论述方便起见。不妨先对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制度和经营机制的演进作一简要回顾。五十年代中期形成的企业管理制度和经营机制,是在适于中央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体制模式下,国家对企业实行“统收统支”、“统包统配”的直接管理,企业才能按国家指令计划组织生产,在人财物、供产销等方面没有自主权,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抑制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针对中央管得过死,地方和企业都没有积极性的弊病,曾在五十年代后期和六十年代中期,两次调整管理体制。但是,这两次调整,由于主要是围绕中央和地方管理权限作文章,没有触及企业经营自主权问题,同时又因时机选择不当,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实行计划经济,不仅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更重要的是由于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赋予的可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在经济基础方面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而产生的一种崭新的经济制度。它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性质根本不同的、完全对立的两种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主要是通过计划化;资本主义的社会生产,是无计划现象和无政府状态。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性与生产的社会性之间的根本矛盾,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也就必然无法根除。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产,  相似文献   
3.
一当前,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有两个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一个是微观经济效益不高,另一个是宏观经济调控乏力。本文主要是探讨后一个问题。宏观经济问题,说到底无非就是两个层次的比例关系问题,即一个总量平衡问题,一个结构平衡问题。前者是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之间的比例关系,它涉及国民经济的全局,  相似文献   
4.
社会生产力是经济科学中的一个基本范畴,对它作出准确地科学地表述,弄清楚它的构造、相互关系及运动规律,不仅是经济科学研究工作中的重大课题,而且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具有深远意义。在社会生产力的研究中,为使研究对象更加简单、更加纯粹,只有先舍去某些非本质的因素,使之呈现为它的元素形态,从而较易于分析它的内部结构、相互关系及运动  相似文献   
5.
《资本论》的逻辑体系,是以剩余价值为中心,按照唯物辩证法,用从抽象到具体、从本质到现象的方法建立起来的。《资本论》第一卷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是从资本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中抽象出来的直接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最本质的东西,分析的目的在于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乃是剩余价值。第二卷研究剩余价值的流通过程,它依然是资本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中的流通过程,不是纯粹的流通过程,但同第一卷相比,却已比较接近资本主义经济的实际。第三卷阐述剩余价值的分配,不是讲资本主义社  相似文献   
6.
国民经济宏观调节和控制的最基本的问题,是保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大体平衡。封闭的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很少需要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直接干预,而社会化大生产则必须有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的调节和控制。这早已为近现代世界各国经济生活的客观实际所证明。愈是生产商品化、社会化,愈是市场的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展和完善,愈是需要统一的经济调节和控制,以保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大体平衡。近三年来,我国理论界对宏观经济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许多同志从总量、结构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