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高句丽族属探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内外研究高句丽历史者,多认为高句丽族是濊貊族。归纳起来,理由大致有三:一是高句丽出自夫馀,夫馀族是濊貊族,高句丽族当然也是濊貊族;二是和高句丽战争、交往中,高句丽方面多有濊貊族出现,因此认为高句丽族即濊貊族;三是个别史书也有说高句丽族即濊貊族的。有的则把上述三点互相印证,于是更加深了高句丽族是濊貊族的印象。这些,有的是由于史书某些错误注释引起的,有的则是由误会造成的。于是,陈陈相因,几成定论。如果我们详细排比史料,去伪存真,进行理性的分析,就会得出不同于上述论点的结论。下面试就管见所及,略陈一二。  相似文献   
2.
一、“南北国时代论”的形成和发展 渤海国是粟末靺褐人大祚荣在被唐朝封为渤海郡王的基础上在我国东北部和朝鲜半岛北部建立的王国。新罗国是在辰韩、卞韩的基础上建立的王国,以后又占有百济全部和高句丽的部分领土,统一了朝鲜半岛南部。从7世纪末到10世纪20年代,渤海和新罗同时存在,同是唐朝的藩国,但它们无论从民族、疆域、历史传统上讲都是各自存在不相联属的两个国家,史书上从来也都是这样记载的。  相似文献   
3.
佟冬同志任主编丛佩远同志任副主编编写的《中国东北史》,已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了第一卷,在这一卷中,记述了从旧石器时代起直至南北朝时期这一漫长岁月的东北史实,凡社会之发展,民族之消长,历史之变迁,莫不系统而详尽,是一部难得的历史专著。拜读之后,受益良多,仅将心得略记于下。  相似文献   
4.
库伦旗二号辽墓发掘散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开河水沿着库伦旗南境蜿蜒东流而北折,征诸史册,它就是古代“东入塞外”的夷水。这一带地区,东接辽河平原,北连科尔沁草原,在古代是辽西郡的边缘,正当长城脚下,土地肥  相似文献   
5.
一、好太王碑的建立公元前三十七年,在现在辽宁省桓仁县和吉林省集安县一带,建立了一个高句丽王朝。这个王朝,历时达七百年之久,留下了大量的遗迹和遗物。好太王碑便是留下来的高句丽珍贵文物之一。  相似文献   
6.
好太王碑在吉林省集安县城东九华里太王公社的大碑街,是我国现存的最大石碑之一。此碑是高句丽第十九代王国冈上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简称好太王)的墓碑,建于公元414年。碑高6.39米,是由一块方柱体角砾凝灰岩巨石略加修琢而成,四面刻字,总计1775字,分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记始祖邹牟王的建国传说和儒留王、大朱留王两代的王位继承;第二部分记述好太王的文治武功;第三部分记载好太王墓的守墓烟户和好太王有关守墓烟户的教令。武功部分起于五年乙未(公元395年),终于二十年庚戌(公元410年),按编年体记述着好太王十五年间南征北讨的事迹,是全部碑文中最重要的部分,其中尤以六年丙申的战功最为显赫。此碑自光绪初年发现以来,国内学者即进行著录研究。1884年碑文墨本传至日本,日本也开始进行研究。1907年,法国人沙畹到现场进行调查,又将此碑情况和碑文传至欧洲。遗憾的是,由于各种  相似文献   
7.
从二十世纪初期起,很多中国、日本、朝鲜学者对高句丽的历史、沿革地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应该承认:他们是有贡献的,但错误也是很多的。他们的错误一直影响到现在,有必要加以澄清。现在先就沿革地理有关的问题,提出我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新唐书·渤海传》从渤海第一代王大祚荣起,记其世代相承,扩大领地及渤海受唐朝封爵等史事,一直叙述到第十三代王大玄锡时.接着写:“初,其王数遣诸生诣京师太学,习识古今制度,至是遂为海东盛国.”再接下来记述其五京、府、州的建置和官制,并说“大抵宪象中国制度如此.”在当时史学家的笔下是以典章制度论衡兴盛与否,典章制度齐备,便是文明兴盛的象征,否则则视为蛮荒.所谓海东盛国,同样是指典章制度而言,因此“海东盛国”句前记述的五京、府、州官制等是历史纪实,  相似文献   
9.
东夏的官印和铜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夏”是十三世纪初期蒲鲜万奴在我国东北东部建立的封建割据政权。蒲鲜万奴原是金王朝的辽东路宣抚使,1215年自立,自称“大真”,第二年改称“东夏”,1233年为蒙古所灭。这个政权前后存在十八年。东夏文物传世很少,出土不多。现将吉林省博物馆收集的两方官印和一面铜镜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