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2篇
  200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神道思想研究的现代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道思想研究的现代意义杭州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王守华神道教(简称神道)是日本固有的民族国家宗教。它端倪于绳纹时代的自然崇拜及祖先崇敬,形成于弥生时代农耕社会的共同祭场上。它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原始神道——神社神道——国家神道——神社神道与独立...  相似文献   
2.
神道是在日本民族固有信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精神行为,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期间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经历了原始神道、神社神道、理论神道、国家神道、神社神道和教派神道并存的几个阶段。神道在日本历史上曾起过重要的作用,在今天的国  相似文献   
3.
儒家诗学发端于孔子。孔子之后,承传关系便不太了然。汉时,四家诗出,《鲁》诗最早(见陈乔枞《鲁诗遗说考序》)。然其传人,据《汉书·楚元王传》称之为“孙卿门人”浮丘伯。丘伯为汉时齐人。《齐》诗在文、景世与《鲁》诗齐名,传人辕固,固以上传者不详。《韩》诗、《毛》诗皆称传于子夏,而子夏论诗,仅《论语》一见,别传无徵。最为确凿有据、对诗学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的人,孔子身后,当推孟子。他不仅是最早出来解释诗歌篇义的学者之一,而且对诗学的发展,作出过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安藤昌益是日本18世纪代表农民思想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在本体论上,安藤昌益坚持唯物主义的“气一元论”,认为气在形成万物时,有“通、横、逆”三种运动方式。同时主张唯物主义的“互性妙道”的辩证法。在社会观上,安藤昌益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世——法世——自然世”的运动过程,人类将进入“无欲、无盗、无贼、无乱、无迷的活真之世”。安藤昌益的思想与中国文化有着内在的关联性,它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嵇康(224—263)字叔夜,谯郡铚(今安徽宿县)人。有奇才风仪,善谈理属文,“文辞壮丽,好言老庄”,与陈留尉氏人阮籍同为魏晋之际的文学冠首。嵇康在音乐方面有很高造诣,《晋书本传》称他“学不师授,博览无不该通”。因精于《广陵散》、《太平引》、《楚明光》等古琴曲的演奏而名噪一时。深通乐理,相传为他  相似文献   
6.
诸子散文中,文辞美富,首推道家;道家的菁华,又萃集于一部《庄子》。《庄》文逻辑周密,析理精深,构思奇巧,词语俊奥,尤以形象比喻的层出不穷、寓言故事的纷至沓来而著称于世。一部哲理散文,何以能容纳诸多的感性材料?哲学的抽象性与文学的生动性  相似文献   
7.
十八世纪日本唯物主义哲学家安藤昌益(1707—?),号确龙堂,别名良中。江户樱田人,曾居秋田,后移居奥州、江户。研究过药学,当过医生,还学过儒学和洋学。著有《自然真营道》一百零一卷(至今尚存十五册)、《统道真传》五卷。由于安藤昌益思想的唯物主义和反封建性格,他的著作和光辉思想被埋没了一百多年。直至本世纪初才被人们重新发现,成为哲学、史学界注目的人物。  相似文献   
8.
一部《诗经》(以下简称《诗》),自产生之日起,就为我们留下许多难解的谜。如“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风》诗,何以能与统治阶级典雅庄重的《雅》、《颂》并册,享受同等的殊荣?一些反映青年男女间相爱相恋的诗歌,何以往往被牵涉进重大的历史事件,赋予政治的内容?应用上,出现了许多“断章取义”的例子,仿佛根本上就不必顾及诗歌的本义。阐释上,则是各家诗说的风起云涌,齐、鲁、韩、毛开其端,宋元明清踵其后,使得浩如渊海的《诗》学端倪难求。历代学者们为此煞费苦心,皆想理出一条研究  相似文献   
9.
《逍遥游》是先秦散文中的一篇奇文,它是谈哲理的,却十分富于想象和趣味,最能代表庄子文章汪洋恣肆、瑰玮宏丽的风格。但是,对于这样一篇说理深微、妙趣横生的文章,应该怎样认识它的主题和篇章结构,自魏晋玄学勃兴以来,还是一个有待澄清的问题。究其原因,大约一是庄子的哲学思想本来  相似文献   
10.
《庄子》寓言中有很多情趣生动,富于形象的艺术佳品,历来为人所乐道。然而,若究其原意,这些兴味盎然的寓言故事,却是为阐发哲理精心编排的。由于年代久长,蕴藏在故事中的哲理反倒淹没了。笔者欲还其本来面目,从哲理上探寻其隽永深长的趣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