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201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正> 清代“苗疆”与中原的关系,既属于民族学研究的范围,又同民族史有密切的关系。它不仅包含我国历史上的疆域问题,而且包含我国历史上苗族与汉族及其他民族的关系,“苗疆”民族与封建中央王朝的关系,以及对封建中央王朝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行的政治制度和采取的军事措施如何评价的问题等等,内容丰富而又复杂,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科研课题。本文拟就“苗疆”的概念及其与中原关系的认识,“苗疆”民族的融合与“苗疆”民族族源的问题,清朝在“苗疆”推行“改土归流”与镇压苗族人民,历史上(主要是清代)苗族与汉族及其他民族的关系诸问题,提出我们的一些看法,并与冕堂同志商榷(黄冕堂同志《略论清代苗疆地区与中原的关系》,见《文史哲》一九八○年第二期,以下简称(《论关系》)。  相似文献   
2.
英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在现代国际社会中起着重要作用.人们学习英语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能够用英语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达到交际的目的.而这是建立在听的基础上.没有听,就不可能有说.  相似文献   
3.
贵州办学始于明代永乐年间。明成祖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置贵州承宣布政使司,始建贵州省。随着行政区划的设立,贵州各府、州、县也就相继建立了学校,这就是贵州教育事业的真正开始,在此之前,分属于邻近的云南、四川、湖南和广西所辖,故贵州各地的教育事业,和邻近地区有着密切的关系。关于明以前贵州地区的教育情况,史籍上仅有简略的记载: 西汉时期,贵州曾经有盛览、尹珍等人,从学于中原的司马相如、许慎,学成而归故里,积极从事讲学,对地方教育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司马相如入西南夷,土人盛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