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8篇
  202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倍受关注的一个重要论域。本文首先对西方生态伦理学的主要派别及其主要观点进行简单的罗列和评析,然后对我国生态伦理学的传统资源、研究现状、争论以及主要观点等方面作了简明扼要的理论梳理,在此基础上,作者对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生态伦理观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2.
王满荣 《浙江社会科学》2022,(11):104-111+94+158-159
个体与共同体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两个重要范畴。马克思对个体与共同体关系的认识不同于以往哲学家抽象追问其本质的思辨论调,或者“个体抑或共同体”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而是从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交往关系中的“现实的个人”出发,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考察个体与共同体之间冲突与和谐的历史演进。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个体与自然共同体保持着直接“统一性”的同时,个体由于无法摆脱本位的自然共同体的“羁绊”而只能作为“依附性个体”存在。在资本主义社会,个体与抽象共同体、虚幻共同体处于“分裂对立”的状态,个体只是作为“形式独立的个体”而存在,并未获得真正的独立和自由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在造成个体与共同体冲突的同时,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无产阶级产生的条件,为“形式独立的个体”向“自由全面发展的个体”转变孕育了“生机”。在共产主义社会,即在真正的共同体中,通过废除私有制,实现由劳动向自主活动的转变,从而实现人的解放,进而实现个体与真正的共同体的和谐共生,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和谐新论     
对和谐,我们不应囿于思维的定势或其他因素而对和谐的认识停留在固有的认知上或有所偏颇,而应作全面的、辩证的理解。和谐的和顺性已获公众认同,但它的差异性、对立性的一面却经常容易被人们忽视。这一认识违背了和谐的本质即“和而不同”。人们总是习惯于对和谐作静态的理解,而忽视了和谐的动态性。我们一般都把和谐作为人类追寻的价值目标,事实上,和谐也是人类的一种生存和处世的手段。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深化对和谐的认识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倍受关注的一个重要论域。本文首先对西方生态伦理学的主要派别及其主要观点进行简单的罗列和评析,然后对我国生态伦理学的传统资源、研究现状、争论以及主要观点等方面作了简明扼要的理论梳理,在此基础上,作者对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生态伦理观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对于儿童来说,语言既是使用的工具,又是学习的对象。3—4岁是幼儿口语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学好语句的准备时期。在这一时期,大多数幼儿即有了非对话性的独自言语,但不敢或不善于在集体面前讲话.说起话来断断续续,缺乏完整性、连贯性,常用一个词来表示一个句子,这些句子基本上没有什么语法,成人需要根据当时的语境、动作、表情来猜测他们所要表达的意思。为了尽快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应有意识地对小班幼儿进行“说完整话”的培养。一、提供环境,培养幼儿说话的兴趣刚入园的小班幼儿,由于环境变…  相似文献   
6.
日益兴盛发达的互联网对于我国的青年干部教育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其积极影响体现在:互联网实现了培训手段的多元化;有助于青年干部增长见闻,了解现实社会;有利于监督、约束各级青年干部。但是互联网对于青年干部教育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互联网上的无中心主义、多元思潮在消解着青年干部的凝聚力、向心力;过多的网络负面消息会动摇青年干部的社会主义信念;网上反动、迷信、色情、腐朽内容会毒害青年干部。为了扬长避短,克服互联网的不利影响,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开展网络法制建设;对青年干部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建立健全官方网站,传播主流声音。  相似文献   
7.
和谐新论     
对和谐,我们不应囿于思维的定势或其他因素而对和谐的认识停留在固有的认知上或有所偏颇,而应作全面的、辩证的理解.和谐的和顺性已获公众认同,但它的差异性、对立性的一面却经常容易被人们忽视.这一认识违背了和谐的本质即"和而不同".人们总是习惯于对和谐作静态的理解,而忽视了和谐的动态性.我们一般都把和谐作为人类追寻的价值目标,事实上,和谐也是人类的一种生存和处世的手段.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深化对和谐的认识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网络暴力的形成机制及治理对策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满荣 《兰州学刊》2009,(11):148-151
从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来看,网络暴力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互联网时代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网络暴力之所以出现并呈现愈演愈烈之势,主要是由网络自身的特性、网民的结构及其文化层次、群体极化、网络道德及法律的缺失、转换空间的“正义”诉求等众多因素“合力”的结果。对此,我们可以从网络、网络运营商、网民、现实社会四个层面着手,采取相应的对策来治理和预防网络暴力,从而实现网络和谐和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9.
对冲突的认知程度以及应对方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将决定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把冲突置于和谐的视野中进行考察,是对孤立研究、看待冲突的思维方式的一种反思,是对冲突所持的一种理性态度,惟有如此,才能获得对冲突的客观的、全面的、真实的认识,即冲突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冲突具有正负两重功能、冲突与和谐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这种对冲突的认识方式是我们研究和谐的一个全新的视角,目的并不是凸显冲突的重要性,而恰恰是对和谐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价值进一步确认和提升。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历史哲学将历史认识论、历史价值论、历史审美论统一起来,在历史观领域实现知、情、意,真、善、美的内在统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党新时期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从历史哲学的视角来看,"三个代表"内蕴着真、善、美的内在要求,我党践行"三个代表"的行为本身也就是求真、求善、求美行为.在新时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新的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三者的真正的统一,是马克思的历史哲学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