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2篇
社会学   6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不久,陆川导演的《南京!南京!》在全国各地影院热播,该片也已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第十个票房过亿的影片。对《南京!南京!》的评价两派意见迥然不同,赞成派认为该片再次警示国人牢记仇恨、毋忘国耻,很有现实意义,陆川是民族主义的爱国者;否定派则提出激烈批评,甚至认为陆川就是一个汉奸。  相似文献   
2.
本文要由两个女人在娘家、婆家两家家事上的现身说法来展开话题。其中一个身为保姆,她饱含感情地述说自己伺候卧床多年的父亲是如何尽心尽力,直至老人家安然离世。但她随即话锋一转,非常冷静且非常肯定地说:“老实说,如果是他家的老头子(即公公,丈夫的父亲)要我做儿媳的那等服侍,不可能!想都别想!”  相似文献   
3.
汪曾祺小说《大淖记事》反映出中国当代文学中盛行一时的“尚古主义”文化心态和反文明的思想倾向,小说作为汪曾祺的青春绮梦,明显地表现出男性文人对女性尤其是年轻貌美女性病态的偏爱,从而导致了自身的社会生活认识上的扭曲。  相似文献   
4.
清幽独放的艺术奇葩──杨绛散文创作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蜂极富才情:戏剧、小说、散文、翻译和文艺理论研究均有相当成就,本文主要以《干校六记》、《将饮茶》两本集子为例,论述杨绝散文的创作特色。笔者认为,严谨的写实作风使她的散文浑然本色,亲切可感;对道德尊严的执著追求使她的散文充满了人格的感召力;有距离的审美现黑、美丑善恶的互现手法形成其散文清雅隽永豁达冲淡的艺术风格;理性与感性紧密交融的语言使其散文既富有理起又颇具小说的神韵;特别是苏锡方言的出色运用更为杨绝的散文增添了别样的魅力。  相似文献   
5.
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内地可以说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女性文学,没有哪一位作家或哪一部作品以女性主义的独特视角来观察社会现实,以女性的社会生存状态为特有的表现对象。90年代以后,一部分女性作家开始涉足这一领域,并且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迅速升温,呈现出一种病态的繁荣。所谓“病态”,指的是这一时期的女性作家及其作品,从一开始就无暇他顾,急不可耐地突入女性自身的性活动这一私密空间,在自己的身体上寻求写作灵感和写作资源。十多年来,其写作视点日益下移,“性趣”日渐浓烈,以至深陷于自己的两腿之间不能自拔。这就注定了这一时期的中国女性文学在其短暂的病态繁荣之后,必然迅速走向衰落。这一特殊的文学景观非常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6.
《社会学家茶座》第12辑刊有署名夏星的《现代性学与SEXUALITY》一文,夏文中转引弗洛伊德著作,认为男女性器官的差异是导致社会中两性不平等的根本原因。夏文的这一论断让人感到十分惊讶。据笔者所知,弗洛伊德只是认为性器官的差异可能造成男童和女童性观念的差异,从来没有认为性器官的差异是造成男女社会地位不平等的根本原因。况且,男女不平等这一重大社会矛盾,实在也不是由男女性器官的那点差异造成。  相似文献   
7.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代表着中国文学被世界接受,一定程度上缓释了国人的认同性焦虑,对日趋边缘化的中国当代文学创作有所提振。但是,对"性"和血腥暴力的过度推崇与放纵描绘,是莫言作品无法忽视的两大突出硬伤。这与莫言地道的农民出身有关,更与中国当代文坛普遍的反文明倾向有关,即作家们明显地排斥现代文明社会最基本的社会规范,尤其是在两性关系上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因而对现代社会中那些大肆挑战或突破文明道德底线的人和事赞赏备至。莫言获诺奖,是否遮蔽了这一粗鄙化倾向?这实在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隐忧。  相似文献   
8.
情色话语:男权与女体--当代大众审美文化批评三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女性主义批评立场出发,以"木子美现象"、"汤加丽人体写真"和冯小刚《手机》为关注对象,评说当前社会文化热点,揭示男权文化的本质特征和女性的生存状态,可以看出:当代大众审美文化中"情色"成分日见其多,这一方面表现了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另一方面则见出女性主体意识的倒退和社会道德的失范。  相似文献   
9.
本文站在女权主义批评立场,试对女性个人化写作的重要文本《私人生活》作一评析:小说以女性灵魂的锐度和情感的脆度,大胆表现了以往同性作家少有涉及的性爱主题,对自恋、同性恋、异性恋作了热烈赞美。小说颠覆并消解了男权文化传统中女性性客体的角色定位,赋予女性以主动者、支配者、征服者的性主体姿态驾驭男女间的性爱关系,体现出作者强烈鲜明的女性主体意识。与此同时,在选择异性性爱对象的标准、对同性性爱对象潜意识中的敌意、对被诱奸过程不厌其烦回味无穷的热情描绘中,又显现出小说女主人公和作者陈染思想深处男权意识的清晰烙印  相似文献   
10.
从对四部相同题材小说、影视作品的分析可以看出两性争战之所以历史久远、旷日持久,其根源在于人类本性中的占有欲和统治欲,这是一种动物式的本能.人类的理性在许多方面抑制了人类的动物性,然而虽抑制却未根绝.我们对历史上一切争取解放的呼声包括女权主义的呼声都有重新审视的必要.事实证明,任何一种性别对另一种性别的压制都不能达到人类自身的解放.人类要平息两性纷争,就必须克服本性中的自私和贪欲,实现两性之间的平等互助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