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2001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王瑞明教授写的《〈岳阳楼记〉的历史考察》一文(见《求索》1986年第3期,以下简称王文),引用了不少史料,试图证明这样一个新奇的论点: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与历史有很大的出入,是“粉饰太平”;滕子京是个“贪官”,范仲淹不仅“一再为他开脱罪责”,袒护他“逍遥法外”,还“对犯有贪污之罪的滕子京深表同情”,是有“是非不明”之玷的。我们认为,“王文”的历史考察是片面的,因而其结论也是不能成立的。这里,我们也从“历史考察”提出质疑,以与  相似文献   
2.
吴獬(1841——1918年),字凤笙,亦作凤孙。湖南临湘人。清光绪丙子科(1876年)亚元,即乡试第二名。己丑科(1889年)第十一名进士。著有《不易心堂集》。是清代著名学者、联家和诗人,载誉文坛,人称“奇才子”。至今湘北及鄂南民间,尚流传吴獬先生联话。借吴獬诞生一百五十周年之机,我重读了《不易心堂集》中联语,愿以所得,以飨同好。并作为纪念。  相似文献   
3.
王自成 《云梦学刊》2001,22(1):42-43
范仲淹的忧乐观的形成,经历了求学时代的萌芽期、出仕后哀民报国的发展期和廉洁自律的践行期.他的思想与行止,得到了朝野的赞誉,启迪了无数的后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