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在全卷中占有重要地位,集中了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精华。在生产社会化的条件下,再生产问题实质上已经超出单个资本的范围,是一个社会性问题。本篇在生产无政府状态的雾霭下,透视到资本主义生产的全貌,揭示了各个单个资本之间“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的联系,指明了社会生产必须遵循的客观比例。它的基本原理,对于我们正确总结三十年经济建设,切实改善社会主义的宏观经济工作,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正确理解和使用生产力标准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区分生产、流通、分配诸领域中的合法与非法的界限问题。毫无疑义,区分经济生活中这一界限的唯一标准,只能是看其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但不能停留在这个一般原则上,还要深入研究社会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看其怎样促进或阻碍生产力发展,为什么是合法的或非法的。这不仅对推动改革,加速现代化建设有意义,而且对我们政策的科学性和严密性,最大限度地排除破坏因素是大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在《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一文中指出:“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他把科学、教育的地位提得很高,认为它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现代化的前途。为什么科学教育上不去,“四化”就没有希望呢?可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相似文献   
4.
任何社会都有若干个客观发生作用的经济规律,其中又必定有一个起主导作用的基本经济规律。那末,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什么?这不仅是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必须回答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而且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中一个时刻不能偏离的方向性问题。 斯大林的著作《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贡献之一,就是给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侓下了一个比较科学的定义。斯大林是这样表述基本经济规律的:“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政治体制改革已经提上全党的工作日程,为全国人民所关注。这一改革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到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没的成败,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面貌能否根本改观。为此就要潜心研究,如何使改革顺利进展,富育成效。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驾驭宏观,统揽全局,既坚定又审慎,尽可能地求得彻底性,又不走或少走弯路。这就要把握政治机制的内在规律,建立起现代的科学观念,在改革的全过程中十分明确:民主是核心,权力是关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