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6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以刘重德先生的"信达切"翻译标准、范仲英先生的"感受"标准和意义对等、风格对等的原则,结合语篇语言学和语用学的理论,对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外贸英语系列教材之一<商务英语汉译教程>中第三章"词的翻译技巧"及第四章"句子的翻译技巧"中的一些例句的译文进行了商榷,在指出原译的不足的同时给出参考译文,并提供对原文和译文的对比分析思路及其参照.最后,还就翻译教材编写和修订问题提出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强调英语写作能力是交际能力的一种。故写作必须遵循交际原则,同时又要遵循写作原则。要明确写作的目的、对象、内容,运用各种写作技巧。同时对写作技巧若干因素引起的错误,从语义学上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3.
从词语、句子、语篇三个不同层次探讨了汉英互译过程中由于文化不同、思想方式不同、句子结构不同等造成的损失的必然性,以及如何对待这些损失。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关联理论为指导,提出了关于话语读解的三个假设:话语离开了语篇/语境思维是无法理解乃至无意义的;语篇/语境缺省或信息不全的话语也同样是难以理解的;参加交流的双方如若不能互相根据语篇/语境进行正确的思维和语用推理,要想获得交际的成功也是不可能的。通过实例分析,对三个假设进行了论证,以此说明语篇/语境对话语的读解以及对我们日常的顺利交际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重新认识语篇衔接概念及其分类的基础上探讨英语语篇中结构衔接(主要体现在名词、动词、小句的替代、省略与同构关系上)的表现形式以及这些形式是如何被转换成汉语的。探讨的结果发现:一、结构衔接在少数情况下是可以对等或对应转换的,而大多数情况下需要对衔接结进行充实后才能表达清楚;二、结构的衔接性是有条件的,这主要地取决于译入语———目的语(即汉语)的结构表现形式;三、结构衔接在汉语中通常是以显性形式而不是隐性形式出现。认识这一差别,有利于语篇制作和语篇翻译。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学习《大纲》的基础上 ,观察和认识目前大学英译汉翻译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 ,提出一个教学思路 ,即通过学生译文的个案分析和诊断 ,分清学生翻译能力缺陷的属性 ,然后根据属性的不同 ,有针对性地授以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 ,引导学生积极地而不是被动地去进行实践。以这一教学互动、师生共同参与的方法进行教学 ,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提高学生翻译能力的教学途径  相似文献   
7.
Michael Hoey曾提出英语思维模式有三种即问题解决型、一般特殊型和匹配型.文章论述了"问题解决型"在故事语篇体裁上的表现特征.这种以"问题解决型"思维模式构建的语篇能带给读者以如何解决问题的某种启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