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7篇
社会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对环境作用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在中国特有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限制下,在子女教育问题的现实困难面前,许多进城务工的农民不得不把子女留在家乡农村,托付给他人代为照看,因此也就产生了大量的农村留守儿童.随着流动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生活在残缺不全的家庭中的留守儿童已经成为我国儿童群体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2.
成人成熟性是反映或评估成人心理发展水平的核心概念 ,也是比较不同成人心理发展程度高低的首要依据。不同的研究者从认知、人格或自我发展等角度对成人成熟性进行了探讨 ,为后继研究者提供了颇具参考价值的成果。  相似文献   
3.
慢性病所致丧失和痛苦给患者心理和社会方面都带来了重大转变,患者必须做出相应的适应以达到人与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该领域研究主要涉及到慢性病心理适应的概念及特征,还探讨了慢性病心理适应的压力应对模型、自我调节模型以及认知适应模型等相关模型,同时从疾病相关系统、环境系统以及个体系统等方面探讨了影响慢性病心理适应的危险性和保护性因素等.慢性病心理适应研究远未达到成熟的地步,疾病特异理论、环境因素、影响机制以及临床干预等可能是该领域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4.
教师的组织认同和职业认同都是其社会认同的特殊形式,是教师与组织、职业具有一致性或从属于组织、职业的知觉。采用组织认同问卷和职业认同问卷对198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采用由Mael等人的组织认同问卷修改而成的职业认同问卷,对教师样本进行测量,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指标;(2)教师的组织认同和职业认同是可以相互区分的两个心理结构;(3)依据认知水平的高低,可以将教师的认同情况划分为高组织认同、高职业认同、混合认同和认同冷漠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5.
初中教师情绪表现度知觉准确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75名初中教师为被试,采用问卷法探讨初中教师对学生情绪表现度三维度的知觉准确性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班主任对学生情绪表现度的知觉准确性显著高于非班主任教师;(2)初中教师关于初中生年龄特征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其知觉学生情绪表现度三维度的准确性有显著的预测作用;(3)具有生命性等良好教育观念的教师知觉学生情绪表现度某些维度的准确性显著高于缺乏这些教育观念的教师。  相似文献   
6.
运用问卷对686名中学生进行调查,探索学习压力、成就目标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结果发现:对于掌握目标组,掌握目标对学业成绩起正向直接作用,学习压力起负向直接作用,成绩目标通过学习压力对学业成绩起负向间接作用.对于成绩目标组,成绩目标通过学习压力对学业成绩存在间接消极作用,掌握目标通过学习压力对学业成绩存在间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教师的有效教学是一种复杂的、多维的结构 ,存在着多种定义方式 ;研究表明 ,实际教学情景中教师的有效教学可以有多种形式 ,具有多维性 ,因而存在多种定义有效教学的方式 ;教师对教学工作认真负责、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点是所有有效教学教师最基本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留守儿童的歧视知觉特点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采用歧视知觉问卷、积极/消极情感量表和总体生活满意度量表对福建省的312名中、小学留守儿童和461名非留守儿童进行测试.结果发现:(1)留守儿童的个体和群体歧视知觉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歧视知觉不存在性别、留守时间和年级上的差异;(2)家庭收入较低的留守儿童的个体和群体歧视知觉较高;(3)个体和群体歧视知觉对单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的消极情绪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群体歧视知觉也能够显著预测其生活满意度;(4)个体歧视知觉和群体歧视知觉能够显著预测双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的积极情感,个体歧视知觉也能够显著预测其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203名脑卒中患者的家庭照料者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了照料满意感在社会支持和正性情绪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城市家庭照料者的正性情绪多于农村家庭照料者;问题取向的情绪支持和社交友谊有利于家庭照料者正性情绪的产生;除了直接影响外,社会支持还以照料满意感为中介对正性情绪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
流动和留守儿童的发展与环境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流动和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问题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心理学和教育学等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目前关于环境与个体发展关系的相关理论以及课题组这几年来的研究成果,对流动和留守儿童的环境资源状况、心理发展状况以及环境对其心理发展的影响作用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