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党的十三大报告又明确提出了生产力标准。生产力标准的提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重大的和深远的意义。有人提出,既然实践已经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了,为什么又提出生产力标准?难道“唯一标准”之后,还有“唯二标准”?很显然,这些问题涉及到实践标准同生产力标准的关系问题,对这些问题应该怎样认识?笔者就此谈点管见。  相似文献   
2.
“再认识”的理论,是毛泽东在著名的《实践论》中鲜明提出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行到高一级的程度。”这是毛泽东同志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对认识运动总规律的精辟概括和总结,也是对马克思认识论的重要发挥和贡献。在认识过程中的“再认识”是认识运动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认识辩证过程的  相似文献   
3.
听了江民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的对象、逻辑起点及其理论体系的发言,受到启发,但对其中有些观点我也有不同见解,现提出来同江明同志商榷。 一、研究对象问题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的研究对象,江明同志提出要以非对抗性矛盾为主,这不够准确。作为具有历史观、方法论特征的学科在确立其研究对象时,应当在理论上更概括更集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