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9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庄子·齐物论》云:"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大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其意义至今众说纷纭.北大哲学系章启群教授主持的研究生课程"《庄子》文本与思想研究"对此进行专题讨论.主讲老师和同学发表了一些见解,颇有新意.  相似文献   
2.
1997年8月,我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UIUC)作为期一年的访问学者。在该校的亚洲图书馆,我发现一本署名“朱光潜著”的《给青年二十四封信》(以下简称《信》),是上海长风书店1946年印行的增订版,小32开,竖排本。正文前有“序言”。这本书半个世纪以来...  相似文献   
3.
在新文化运动开启的中华民族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中,如何实现民众思想和观念的现代化,是这个古今大转变中思想文化和学术教育本身建设所面临的极为迫切的现实问题。这个历史的任务具体来说,就是在实现传统思想文化和学术教育向新思想文化和学术教育转换时,如何实现它们之间社会功能的衔接。本文通过勾勒美学学科在中国百年发展的特殊历程,分析新旧学术转换的内在轨迹与变异的相关因素,揭示古代传统学术向现代学科转变的一般性问题及其对策。其意旨不仅在于为中国现代学术发展提供一个参照,而且试图为中国思想观念的现代化作一些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康德的美学著作《判断力批判》,用判断力沟通了理性与感情,用情感填平了认识和意志之间的鸿沟,完成了他的思想体系的最后工程;黑格尔的《美学》,是他的绝对理念发展的一个不可忽缺的环节。同样,席勒的美学思想附属于他的社会政治理想,克罗齐的美学是他的理论大厦的第一层……与所有这些哲学家兼美学家们不一样,尼采最精深的美学思想,就存在于他的哲学本体中。在尼采的身上,“抒情的风格与批判的风格不仅同样得到  相似文献   
5.
李泽厚与阿伯拉尔都属于思想史上暗淡时期寥落的孤星.他们与现实的冲突,并非一种信仰和理念的冲突,而是思想内部进步与保守、弱小者与权势者的冲突,这就使得他们的命运更加富于悲剧色彩.比较他们的思想和命运,可以呈现出一个文化和思想发展的普遍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章启群 《学术界》2004,(2):156-164
本文质疑了当代中国的素质教育,认为面对中国当前出现的科学、艺术、文化萎缩、无序的危机,我们必须回到文化本身来进行深刻地反思.文化上的无根,是当下中国几乎在一切行为方面缺少规范的最深根源.作者强调,素质教育最根本的是要进行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7.
《汉书·律历志》以音乐为本体,建立了一个崭新的天人思想体系。它把宇宙、自然世界以及人类整个世界,从社会制度(礼)到精神情感(乐)、从外在世界到内在身体,都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一个像人的个体生命一样鲜活灵动的整体,而这个整体中跃动的心脏,则是音乐。这既是一个完全艺术化的形而上学,也是一个可以落实到实用法则的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8.
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释义——从占星学的角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司马迁的"究天人之际"是占星学背景下的一个命题,其中的"天"指占星学理论中的天象及其运行规律,并非等同于"自然"。因此,不能把"天人之际"理解为人与自然的合一即"天人合一"。司马迁所谓"究天人之际",实质上是力图把占星学的理论与实际的社会生活结合起来,追求思想与经验统一,在其中找到历史发展的规律。这与下句"通古今之变"恰巧形成对应。澄清这句名言的原本意义,不仅还原出司马迁的历史形象,而且还从秦汉学术、思想的展开中,发掘出占星学在当时更为根本而广泛的影响,展示出中国古代思想史长期被遮蔽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9.
朱光潜先生的主客观统一说美学理论,其思维方式是实证、经验和分析的,与20世纪西方哲学思维方式有内在的相通,这与他后期试图建构以西方19世纪思辨哲学为基础的美学理论,造成一种思维和观念上的内在矛盾.这种思辨哲学的形而上特征,也是当代中国“实践美学”的致命弱点.  相似文献   
10.
唯识学与现象学的六个概念之间,即"识"与"意识""二空"与"悬置""二分"与"显现""自证分"与"意向性结构""现量"与"本质直观""真如"与"事物本身"等,其意涵有一定交接,但似是而非。第一,"识"具有判断、明辨的认识功能,还可以转成"八识",前五识是感觉功能,第六识是意识,第七识是自我意识,第八识阿赖耶识是宇宙万有的总摄,具有永恒性。阿赖耶识此义近似于西方哲学的logos和中国哲学的"道""无",无法翻译。可见"识"与现象学的"意识"差异之巨大。第二,唯识学主张"万法唯识""我、法二空"。"二空"说是形上学。现象学"悬置"说是方法论,即假设万物皆"空"。可见"悬置"和"二空"具有方法论与形上学的本质不同。第三,唯识学认为世界万物都是"识""变"而来,呈现为"见分"和"相分"。这不仅是一种意识活动,还包括情感、心理等因素,因此不仅是认识意义上的,还有本体论、存在论的意义。现象学的"显现"说,意在描述对象事物在意识的呈现过程中具有意义意向性特点。可见"二分"与"显现"之差异。第四,唯识学的自证分就是八识自体。自证分是体,"二分"是用,体用一如。这与魏晋玄学体用一如思想基本相同,于意义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