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严羽的诗歌理论存在这样一种矛盾现象:一方面标榜“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大抵禅道准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另一方面又鼓吹“以汉魏晋盛唐为师,不作开元天宝以下人物。①”一般说来,前者每每强调一空依傍,独出己心,后者则常不免导致因袭固守、步趋前人。这是文学历史上习见的现象。但是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我们细加考察就会发现,这两种理论观点虽然泾渭各异。但是源头同归。它们都是严羽诗歌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严羽《沧浪诗话》见轻于当时而名重于后世,王世贞《艺苑后言》名重于当时而受疵于后世,其实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理论渊源关系。比较研究两者的异同,有助于进一步理清古代文学历史上复古主义思潮发生、发展与衰微的轨迹,认识其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3.
元代,诗坛一片沉寂。元诗正统的代表作家,大多是社会地位较高,物质生活优裕的达官显宦,由于脱离现实,脱离人民,自然很难写出深刻反映社会现实的优秀作品。但是在远离当时政治经济中心的江南农村——浙江省诸暨县的乡下,却出现了一位杰出的诗人兼画家王冕。他那些“直而不绞,质而不俚,豪而不诞,博而不滥”的优秀诗篇,鲜明地表现了作者的理想与人格,反映了民族的痛苦与灾难,表达了人民的悲愤和抗议,不仅在元代诗歌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而且为我国古代诗歌现实主义的优良  相似文献   
4.
阮籍《咏怀诗》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千古不解之谜。早在一千五百多年前,钟嵘就发出过“归趣难求”的感叹,唐人李善和清人沈德潜也曾有“难以情测”和“莫知归趣”的迷惑。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深入研究阮籍诗歌的象征特点,也许是寻找这一谜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在明代复古主义运动蓬勃发展之时,后七子领袖李攀龙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口号:“唐无五言古诗”。口号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有人赞成,有人反对,有人附和,有人保留,异见纷呈而莫知归趣。这个口号的确切含义和真实指向究竟何在?它是在怎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提出的?它与明代复古主义思潮有什么关系?本文试图对此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王世贞既主张复古、又反对模拟。主复古是为了树立崇高的美学标准,反模拟是强调学习古人应有正确的志度与方法,两者相反相成,总体目标就是以复古求变革。王世贞认为诗文有严格的法度,作家应该遵守;但他又提出“离而合”的口号,认为不能过分拘泥古法,强调不似之似与妙合自然的美学原则。王世贞对众多作家的评论,显示了他广阔的审美视野与高度的审美水平,其中许多精采的评断,发前人之所未发,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封建社会特定的政治文化背景下,以复古求革新是一种合理而有效的手段,明代的复古运动也不例外。王世贞一面鼓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一面又提倡写真情;既主张掌握古法,又反对模拟因袭;都体现了以复古求变革的精神。问题在于王世贞不了解创新才是艺术发展的生命,因而最终又促成了另一种形式的凝固和僵化。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送了尚未为人重视的清初著名诗人查慎行的创作。作者结合查慎行的生平行略将其创作分为四个阶段,认为其中批判现实的诗篇最有价值,而那些细腻曲折地描绘人情世态的诗篇则最具特色。从艺术表现说,查慎行工于比喻,善于形容,擅长白描。其诗“意婉而能巧”。从继承关系说,查慎行受苏轼、陆游影响较深,但他不赞成“尊唐”“宗宋”偏执一端,而主张继承一切优秀传统,因而能“得宋人之长而不染其弊”,自成一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