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8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经济体制改革中,人们对产生力范畴已有许多深入的讨论。但是对生产关系怎样反映并促进生产力发展却考察得不多。我认为,只有正确揭示生产力的内容在生产关系中形成的矛盾,才能通过对生产关系具体形式的改革,达到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目的。过去对生产关系的错误理解使我们在经济工作中遇到不少挫折,这从反面也告诉我们:必须注意研究生产关系中的矛盾。  相似文献   
2.
物质的统一是物质作为世界整体的统一。这是只有在物质的普遍联系中才会有的统一。为此,必须了解物质形态之间和其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此没有深入的考察,就会使普遍联系仅仅停留在现象的描述上。近来人们在讨论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中,越来越注意物质场的问题,尽管它还是属于物理世界的问题,却涉及世界的存在基础,具有本体论的性质,必须注意它的普遍意义。已经有人指出,如何吸收统一场论的最新成果是发展唯物辩证法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夸大或缩小其哲学意义都会是有害的。因此,拟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些讨论。  相似文献   
3.
在我们考察物质世界的运动和发展时,没有比相互作用更重要了。恩格斯说:“相互作用是事物的真正的终极原因。”没有相互作用就不会有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就不会有运动和发展,就不会有进化和演化。我们经常讲矛盾的普遍性,但没有相互作用就无从观察矛盾。我们还经常讲系统,但对系统的定义也离不开相互作用。系统、矛盾、相互作用三者有一致性、同一性,但又有区别。我认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系统<矛盾<相互作用。矛盾比系统基本,相互作用比矛盾具体。人所周知,越是基本的东西越有普遍性,越是具体的东西内涵越丰富。即使说万物皆系统,系统也不能否认矛盾存在。没有无矛盾的系统,而只有矛盾着的系统或系统的矛盾,更何况还有大量的非系数统存在呢!例如,一堆垃圾、一堆砂子、天空的乌云、飞扬的尘土、操场上解散了的队形,就都不是系统,宇宙初始的粒子海洋也不  相似文献   
4.
经常注意提炼新的范畴是发展辩证思维的要求。同时,范畴的精确和丰富更是辩证思维发展的重要标志。恩格斯说,没有范畴就无法思维。因此,把内涵与外延作为哲学范畴考察是有一定的认识论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试论邓小平的对立统一哲学观──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翟荫塘邓小平同志不大块地讲哲学概念,更不用抽象的哲学公式、定义给现实生活划界、标码。但从《邓小平文选》中可以深刻地感受到鲜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尤其是其对立统一的哲学观渗透在对每个重大举措的分析中...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批评德波林学派时指出,“他们不知道世界上的每一差异中就已经包含着矛盾,差异就是矛盾”。他说,德波林学派认为在法国革命前,“工农资产阶级合组的第三等级中,也只有差异并无矛盾”。根据他的理解,矛盾包括激化和对抗,这说明差异又不同于矛盾。可见,说“差异就是矛盾”是以承认二者的差别为前提的,它包含同一与差别,既表示差别又表示其一与其它同一。在我看来,差异固然是矛盾,但它与通常所指的矛盾的区别则在于,两种矛盾统一体中对立面的关系不同,即量的差异与质的差异的区别。  相似文献   
7.
论现象     
马克思、恩格斯写道:“意识起初只是对周围的可感知的环境的一种意识。”可感知的环境作用于人的官能,反映到人脑中,这才能实现由物质到意识的转化。毛泽东同志对此曾作过多次说明,这早已为大家所熟知。同时,他强调指出,“现象是入门的向导,”任何一种认识首先都不能离开现象。可感知的环境作用于人的感官,这就有了现象的生成和变化问题。人的现实世界,作为感性的存在,其实就是纷纭复杂的现象世界。只要一个人有感觉能力,每时每刻就都有现象闯入他的意识中;他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也只能通过现象进行。可见,现象是认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能从唯物主义哲学观上正确认识现象问题,我们作一简略的回顾是必要的。 主观唯心主义对现象的解释,我们首先要提到的是现象主义。它把本质与现象割裂开来,只研究现象,不研究现象所表现的本质,或者根本否认本质。休谟、康德、马赫主义者既是现象主义的代表,又是不可知论的代表。 休谟的哲学是从分析感觉和知觉开始的。他主张人的‘知觉’是知识的唯一对象。在休谟看来,观念墓拟印象,印象产生观念,但我们不能证明,是外在的物体,还是我们自己  相似文献   
8.
现代科学的发展越来越表明相互渗透的普遍性.它冲破了相邻运动形式之间原有的固定疆界,给哲学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相互渗透所显示出来的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它表明,“一切差异都在中间阶段融合,一切对立都经过中间环节而互相过渡”.因而中介的意义更加突出了.中介是处于一个事物的两极之间或两个事物之间,起居间联系的作用,它使一切都经过中介联成一体.深入研究中介就可以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在似乎没有联系的地方发现联系.这样,就会产生许多新兴的边缘学科.十五世纪下半叶以后,由于科学的分化,科学家们深刻的研究了各个领域的特殊规律.二十世纪以后,各学科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使科学综合的趋势越来越突出,对自然界的认识更多的采用多学科的综合方法.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的结合深刻影响着整个社会.三大知识领域的相互结合、相互渗透是当今常见的现象.第一,理论层次上的相互渗透;第二,经验层次上的相互渗透;第三,方法论层次上的相互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