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报纸副刊的起源、地位和作用耿长春当今社会,阅读报纸已经成为人民生活中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而在林林总总的报纸世界中,其副刊又是一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副刊的起源我国报纸是随着中国报业的产生而出现的。据1962年第10期《新闻业务》上的一篇文章介绍,《上...  相似文献   
2.
耿长春 《晋阳学刊》2003,(4):111-112
晚报作为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新闻媒体,其美学意义是客观存在的。深入细致地研究晚报新闻的这一美学规律,对我们改进新闻的写作以及进一步办好报纸,很有必要。真实之美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也正是由于这一特性,新闻才受到了人民大众的高度关注。一位哲人说过:什么是美?唯真是美。此话在某种意义上道出了生活的真谛。真实美作为晚报新闻的一个美学因素,无时不在地存在于报纸新闻的版面中。读者在阅读新闻时,所得到的审美体验与阅读其它文章如小说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小说毕竟是一种文学艺术,允许夸张、虚构,读者在作者构筑的这一虚幻世界中,固然…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新闻媒体,报纸已成为人民大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而副刊作为报纸的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受到读者朋友的关注。如何将报纸的副刊办得更好更活,将精美的精神食粮提供给读者,使读者朋友能在荼余饭后得到一种审美的愉快,已成为一个严肃任务,摆在我们每一们副刊编辑的面前。在十多年的副刊编辑实践中,我总结归纳出在编辑报纸副刊的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几个审美的误区,在这里不揣冒昧地提出来,请诸位方家赐教。一、“名家为王”的误区。按照编辑意图有意识地组织稿件是一个过程,其目的是将组来的稿件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4.
2002年“3·15”期间,为配合新闻打假,《中华新闻报》列出了近年来十几篇影响恶劣的假新闻,引起新闻界与读者极大的愤慨。那么,这些光怪陆离、亦真亦幻的假新闻,是如何出笼的?登载假新闻的报纸刊物又是如何把关的?其实,制造假新闻的动机说来也简单:大多离不开“名利”二字。造假者与昔日的“客里空”一样,急于出名,又不愿辛苦,往往听风便是雨,还以为抓到了什么珍闻。比如《家庭连环悲剧猪吃娃》一稿,据作者称,素材是流传在小镇街头的一个故事,他听后觉得“有价值”,匆匆完稿就寄给了西安一家生活类报纸。几天后,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