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201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简要的介绍了宁夏地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详细陈述了平台服务中心中地图服务种类、发布流程以及功能设计,在此基础上,对服务中心服务的应用做了总结。  相似文献   
2.
我们知道,在量词与数词或数量、指量结构与其他成分组合时.可能使整个结构同时出现几种语义关系情况.这种情况也可能影响结构的语法关系。从而产生歧义组合。本文要讨论的.正是因量词的这些特点引起的歧义现象。一、量词“兼类”引起的歧义量词兼类引起的歧义情况主要有三种,下面分别讨论。序量、基量的兼类序量词和数词组合,只要数词不是专用基数词(两、半、分数、小数).它们构成的数量结构总是表序数的,例如“二年级、三点(钟)、四季度”,县词有次序或等级义。基量词前加数词一定表示基数,无次序、等级义,例如“一支、五元…  相似文献   
3.
近二十年来的汉语歧义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歧义是英语ambiguity的汉译,传统语法只作为与“费解”、“堆砌”一样的不合规范的现象提出来,以提醒人们注意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所以“歧义”含有贬义色彩.对汉语歧义现象进行研究,始于赵元任先生。国内率先研究汉语歧义的,是朱德熙先生,他在《句法结构》(1962年)里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了因层次不同而产生的歧义;并用变换的方法分析了因深层语义关系不同而产生的歧义。七十年代开始,结构主义和转换生成理论在国内被广泛接受,这些理论为歧义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方法和一定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在此基础上,人们开始重视歧义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