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普兰查斯(Nicos Poulantzas)是20世纪70年代最有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家,他在发展意识形态部门理论,分析意识形态阶级斗争时,既受到阿尔都塞和葛兰西的影响,也对阿尔都塞和葛兰西意识形态理论有所修正.尽管仍有不足之处,但普兰查斯有关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斗争的许多论述,尤其是他结合具体历史事件来分析意识形态的方法,依然值得我们重视.  相似文献   
2.
论葛兰西与新葛兰西主义的国家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葛兰西到新葛兰西主义的国家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在当代发展的一条重要线索,它展开、验证并增强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当代解释力。葛兰西和新葛兰西主义的国家理论旨在将国家纳入到社会型构的过程中加以考察,以此辨析国家的复杂社会基础,理解社会形态的经济、政治、意识形态领域之间偶然的结构联结,以及“民族大众”和“大众民主”的特殊性。但它们经常低估甚至完全忽视资本本质中所包含的对国家的限制,而高估了政治和意识形态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3.
资本逻辑学派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致力于分析资本和国家之间的结构关系以及国家活动的局限性:强调从政治经济学的抽象原则推导出资产阶级国家的形式和功能。在某种意义上,资本逻辑学派是唯物主义国家理论的一种深化和拓展。  相似文献   
4.
20世纪70年代,大西洋福特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福利民族国家陷入危机,后福特主义悄然兴起,全球化进程加剧,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的转型随即成为全球化时代国家理论的一个重要聚焦点。基于"策略关系"国家理论的视域,英国新马克思主义者鲍勃·杰索普(Bob Jessop)指出,在后福特主义和全球化语境下,凯恩斯主义福利民族国家正在向一个理想——典型形式的熊彼德主义竞争国家转变。鲍勃·杰索普的解读虽仍有不足之处,但值得我们重视。  相似文献   
5.
20世纪70年代,世界石油危机爆发,资本主义福利国家随即陷入危机之中。在这场危机中,左中右三派理论家对福利国家的危机展开了分析和考察,这些分析和考察尽管没有解决“奥菲悖论”——资本主义不能与福利国家共存,但没有福利国家它也无法存在,然而它们成为了福利国家重构的起点。  相似文献   
6.
普兰查斯是战后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家,其理论经历了从作为部门理论的国家理论,到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的国家理论的转变。对普兰查斯国家理论的超越在于,基于普兰查斯国家理论的洞见,借助于普兰查斯的"策略"概念,走向一种"策略理论"国家理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