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所谓设喻连续体,即在某一语言表达式中多种设喻手段并存的现象。英汉设喻连续体习语的意义产出和理解过程是概念隐喻和转喻、或者概念隐喻和提喻的整合运作过程,并且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认知加工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隐喻、转喻以及提喻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而是语言事实中存在的同时并存、互相蕴含的连续体关系。这种设喻的连续体中隐喻、转喻或提喻的边界并不是明确清晰的,而是相对模糊的。隐喻、转喻、提喻连续体习语为汉语所特有,英语习语中更为常见的则是隐喻和转喻、隐喻和提喻或者提喻和转喻连续体。英汉习语设喻连续体在语言层面所显示的差异,究其根本是反映了其背后认知机制的差异、不同民族人们认知能力和认知方式的差异,以及语言所表征的客观现实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肖洒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12):143-144,151
主体、客体及相互关系一直是教育理论界探讨的基本问题,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提出了“教师主体”、“学生主体”、“双主体”、“三体论”等观点。本文论述了教育活动主客体问题讨论的三个前提。对已经出现的主要观点进行辨析,并在此基础上尝试着对教育活动主客体问题做出自己的思考与界定。  相似文献   
3.
肖洒  黄曼 《东岳论丛》2019,40(8):183-190
从东西方法律传统来看,语言不仅是法律的载体和表述工具,也是实现法律价值的重要保证,法律语言学的研究领域也不断扩展,法庭庭审中的性别话语差异成为法律语言学的关注重点。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学者们开始探究法庭场景中的两性话语,包括话语结构、话语风格、话语策略上的异同和其反映的权力与地位,以及对庭审效果与裁判结果产生的影响,由此产生大量研究成果。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并对照我国理论研究与司法实践来看,国内关于法庭话语性别的相关研究尚不足以为司法实践提供较为坚实的理论支撑以及学理参考,无论理论还是实践在该领域亟待进一步的深入拓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包络分析法,通过运用BBC模型以2011-2013年我国化工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计算了我国化工类上市公司环境保护投资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进而分析了化工类上市公司环境保护投资效率偏低的原因,提出了提高我国化工类上市公司环保效率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