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从理性角度阐释了经济新闻不同于社会新闻、文体新闻和政法新闻等新闻类别的基本原因 ,在此基础上揭示了经济新闻理性思辨的实质。指出要做好经济新闻的思辨性文章 ,就必须在发掘意蕴、深化主题 ,以点带面、由此及彼 ,实证分析、注重建设性 ,超前意识、理性预测 ,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等五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2.
从信息传播与价值提炼的角度分析,经济新闻标题的首要功能是提示经济新闻内容。与一切诉诸感性层面的新闻类别不同,经济新闻往往诉诸理性,它不能以直接的形象要概念去表迭,这种失去形象概念和感性元素的新闻在信息传播上常常比拥有形象概念和感性元素的新闻要难很多。所以,经济新闻要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就必须在第一时间通过新闻标题向读者传递新闻的精华与核心价值,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受众的注意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受众接收信息的欲望,实现经济新闻价值的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由邻避设施所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频发,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基于传播学视角下的邻避事件中网络舆情传播探析首先要分析传播要素、传播周期和传播特点。然后,分析邻避事件中网络舆情的影响建构:网络舆情往往因“蝴蝶效应”、政府部门监管不力、媒体追求“眼球效应”、民众急于维权等因素而走向失控;从而表现出谣言泛滥、群体极化、官民情绪对立等突出特征;网络舆情能够起到信息传递、引导监督和超前预警的正向作用,但也会造成邻避设施的被污名化、恐慌性情绪以及激化官民矛盾的负面影响。要搞好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必须从政府转变职能、媒体承担责任、群众理性参与等措施入手,多方合力联动,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4.
文章剖析了学习新闻学的难易之别,认为当前大学生要学好新闻传播惟有以开放心态,解放思想,打破条条框框,冲破陈规陋习,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要在一个宽广的人文学背景基础上学新闻才能找到思想源泉。其次要以联系的观点来学习,并以新闻学概论和新闻业务中的采写编评为例,说明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其三,要紧扣实际,多读鲜活新闻作品,鲜活作品是传统经验与最新探索的结晶,是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如果能将采写实践融入作品研读,那么对新闻的理解以及对采写方法的把握,将会达到一个更高的层面。  相似文献   
5.
如果说社会、文体、时政等新闻类别的价值要素,在新闻文体产生之前就比较清晰地体现在具体的新闻事实之中的话,那么经济新闻的价值要素更多地是要通过对具体新闻事实进行思维加工,形成一定的逻辑概念和思想观点之后才能实现。那么,新闻工作者如何及时、敏锐地感知、发现直到准确地判别经济新闻事实中所蕴涵的新闻价值呢?文章认为,在新闻专业教育中,可以通过三种途径培养学生的经济新闻敏感性,即深入实际,多到现场寻找鲜活信息;专家视角,学会以经济的眼光看世界;追根溯源,对经济现象多问为什么。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决定了全球化经济新闻报道的特性。这种特性将人与人,人与经济事件,以及经济事件与经济实践之间的距离无限拉近。现代经济新闻在服务社会,引导舆论、监督经济行为、关切民生动态等领域发挥着巨大的社会功能。受体制观念的影响,经济新闻社会功能的发挥还存在社会服务"低公信",信息监督"弱效果",民生报道"轻人文"等问题。为了使经济新闻的发展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经济新闻报道观,要坚持客观公正的态度,还原事实真相,为受众经济决策服务;其次要正确解读经济现象及发展趋势,进一步提高经济新闻的传播效果;第三,要坚持经济新闻的人文关怀精神,为受众提供一种不同于以往的生动活泼、有血有肉的经济新闻信息。  相似文献   
7.
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以来,扩大广告收入来源已成为媒体生存与发展的不二法门,由此传媒界展开了争夺广告市场份额的激烈竞争,方法层出不穷.“广告性新闻”便是近年来备受追捧的一种营销策略,在都市报的经济新闻部门表现尤为明显.它将经济新闻与软文广告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实际上将广告改头换面当作新闻出售给读者.它往往以资讯、通讯、特别策划、专刊等形式出现在相关版面上.从理论上看,此现象可归因于媒体将受众当作一击就中的“靶子”,并设置相关议程,同时满足各种受众心理;从实践上分析,根本原因就在于媒体受利益驱动而进行新闻寻租;另外,企业的青睐、公关事业的渗透以及法律制度存在漏洞等也在推波助澜.该策略让媒体坐收利益的同时也在丧失公信力,让受众获得服务的同时也在沦为广告的“奴仆”.因此,必须在法律法规、媒体自律、受众监督等的共同作用和引导下,促其扬长避短,以健康的方式发展,从而进一步规范媒体发布新闻信息的方式方法,切实保障受众的各项权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