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2.
新民学会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初始组织形态,在近代社会变革中探索救民强国新道路,实现了从知识运动到思想解放再到社会改造的实践逻辑转变:起初秉持工读主义发起青年知识运动,在修学储能中拓展视野和场域、讲求联合与互助;后来沿循道德改良主义组织思想解放运动,批判旧理念、推介新文化、增进人格权利觉悟;继而在教育改制、地方自治等改造实践中探问民族解放路径,由道德理想主义转向政治现实主义。新民学会选择指导思想过程中所潜存的主义演进规律、实践转变逻辑中所内蕴的革命未完成性问题,在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语境中得到确证。  相似文献   
3.
4.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深厚的道德逻辑,表现为“自由意识与公共规范”的秩序性契合,这种契合过程是完整、连续的,逐渐由“唤醒意识—建构规范”向“尊重意识—崇尚规范”演进。中国式道德现代化自新民主主义革命伊始,通过民众的意识自觉来摆脱对传统伦理规范的依附和愚忠,达到“日新其德”的目的;在国家建设过程中,通过构建道德制度,遵循政治实体的规范认同原则,培育民众共建共享的善为意识;在改革开放进程中,通过开拓道德空间、构筑公共规范体系、维护和谐精神秩序,使价值反思与文化转型互促共进;随着新时代道德治理格局的优化与完善,尊重意识、崇尚规范逐渐成为国民自信自强的新风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