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86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204篇
社会学   10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认为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以商品经济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经济,不是资本主义产生市场经济,而是商品经济培育了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社会主义同样有市场经济。判断它们的性质,最根本的是看其生存的社会经济制度。海南建立特别关税区不仅是市场经济客观环境的优化,而且在体制上要求建立政府为之服务。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西方哲学中国化与中国哲学现代化两种哲学运动为背景,探讨20世纪土家族近现代哲学运动中的问题与思潮.20世纪土家族的新哲学运动是与20世纪整个中国哲学发展的大背景相一致的,在现代知识分子和现代意识生成的基础上,形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自由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等多种思潮及相应的哲学问题,其中在五四前后期还形成了教育救国、科学救国、实业救国等多种哲学思潮.20世纪土家族的新哲学运动是整个中国现代哲学运动的重要部分,在中国少数民族的哲学转型中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3.
一段时期以来,欧洲国家解除对华武器禁令的呼声日益高涨。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等欧盟国家以及欧盟理事会先后发表声明,呼吁尽早改变横亘在欧中之间实行了15年的不合时宜的禁运政策。然而,美国、日本却跳出来百般反对,横加阻挠。解除对华军售禁令,究竟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4.
孔子“仁学”思想的提出,这在哲学史上是有理论贡献的。孔子的“仁”有多重涵义。首先,是对人肯定的“人”及其“爱人”。孔子从春秋动荡的岁月里,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残酷以及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必然趋势,因而对人进行了合乎时代要求的肯定,提出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孔子利用仁的本义及会意结构来解说人的本质,提出了“人者,仁也”这一醒目的命题,并进而阐述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研究方法论问题即已凸显出来。经过30多年的研究、探索,在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研究方法论问题上可以说是流派纷呈,值得反思。方法论问题在本质上即是对研究对象存在性的确认、对对象价值必要性的坚守、对研究路径科学性的深信以及对研究方法正确性的把握。正是在这些问题上,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研究工作者在对哲学的再界定、价值的再阐释、路径的再选择、方法的再探索等方面都作出了各自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为从全球性现代化的视野观察中国现代化道路,通过在湖北西部(鄂西南、鄂西北)、渝东南、贵州(六盘水、遵义、黔东北等)等地烟草行业综合体建设进行调查,对城乡融合发展中的产业融合进行综合考察和研究。研究认为,中国的乡村振兴从“战略”提升为“道路”,表明中国式“两条腿走路”的三农现代化道路认知正式成形,乡村振兴道路在本质上讲是“农村就地现代化道路”,以农业为基础的农村就地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是农村产业的融合发展;走乡村振兴道路,必须坚持政府是“主导”、乡村是“主场”、就地现代化是“主道”、产业融合发展是“主业”、内生发展是“主流”、三农工作队伍是“主体”、城乡等值发展是“主向”,再从土地流转关系、政策法规、主导产业培育、共享经济平台建设等方面,培育和推进乡村振兴中的产业融合工程。  相似文献   
7.
萧汉明 《河北学刊》2007,27(3):32-33
任继愈认为,中医哲学的科学价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自然哲学和科学哲学丰富了中国哲学的内涵;二是通过其基本概念和范畴、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为全面把握中国哲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刘长林探讨了中医哲学的“元”创性问题,认为中医哲学的认识论从主客相融一体出发,所把握的是事物自然整体层面的规律。运用这些规律可以避免西方科学技术的缺失,并有望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张其成将中医学的生命模型概括为“气—阴阳—五行”模型,认为这一关系性思维模式有助于揭示生命的整体性、动态性、开放性、自相似性、自组织性的本质。萧汉明指出,中医学的思维是一种网络型思维,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思维原理,可以解决在宏观调节与总体把握复杂矛盾系统时遭遇到的困扰,进而有助于促进当代哲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萧萐父 《江汉论坛》2006,(10):132-135
今年10月15日,是湖北省社会科学院老院长密加凡同志逝世一周年的日子。为了纪念这位湖北省社会科学界的优秀领导人,我们特征集选编了一组纪念文章。文章作者有的是德高望重的老共产党人,有的是享誉中外的著名学者。他们的文章或长或短、或详或略地记叙了密加凡同志革命数十年中的平凡故事以及交往情况。虽然不是全面完整的评述,但透过时空和情感的沉淀,我们不难从中发现和认识到密加凡同志的高尚人格精神。密加凡同志虽然与我们永别了,但他那追求真理的品质、立党为公的风范、潜心科研的精神和朴实无华的作风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9.
萧汉明 《江汉论坛》2007,(2):141-142
学术思潮是学术史的主流、思想史的灵魂、时代的旗帜.研究中国传统学术思潮,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培植本民族的文化与精神禀赋,是事关中国文化在21世纪如何复兴并与世界文化兼容互利的大问题.最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了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中长期重大课题的最终成果--<中国学术思潮史>丛书.该书由尹继佐、周山主编,凝聚了众多资深学者6年多的心血.  相似文献   
10.
从先秦到汉晋是土家族处于民族形成的过渡时期,其哲学的核心价值观表现为在群己关系上的"质直好义",在天人关系上的"俗好鬼巫",在古今关系上的"我思古人",在族群关系上的"务在救时";在这一阶段还出现了"抱才而隐,乘机见用"的哲学家蜀才,其哲学的核心价值观表现为以社会实践需要释易,重视实效、适用,以分析卦爻象启示社会,凸显自己的政治情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