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方兴未艾的中国公共关系在短短的十多年间,经历了从“单纯地完全引进”到“引进基础上的吸收”,到现在从业人员已达五十万人之众,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了有近百年公关发展史的美国,然面问题是,在这五十多万人中真正合格的专业公关人员到底有多少呢?恐怕还不到十分之一.据了解,在国外,公关人员必须受正规的培训或教育,经过资格评定之后才能够从事公关工作,而谋划人员至少要有大学本科以上的学历.在国内,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形成一套较系统的公关教育体系,开设公关课的高校虽然很多,但设置公共关系专业学校却寥寥无几;各类培训班虽然多如牛毛,但普遍存在着师资匮乏,教材杂乱,时间太短等问题.恐怕,在急剧膨胀的“公关热”背后,我们的每个公关人员都应该首先冷静下来,重新认识中国公共关系的内涵,为公共关系正名.不难发现,我们更为迫切寻求的原来是一条路,一条如何去创造符合我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公关教育体制之路.我们认为,这才是国内公共关系十年飘浮的根源所在.一、发展公关教育的必要性中国经历了十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几十年一贯制的统一调配、没有商品竞争的计划经济终于被摒弃掉.市场经济为中国的公共关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公共关系作为一种新的经营管理方法和技术,很快便在中国的大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