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民族学   4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我国边疆少数民族进行国家认同建设,从而保持国家认同在认同序列上的优先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对我国边疆少数民族进行国家认同建设面临着诸如经济发展水平滞后、基础教育薄弱、现代化冲击、民族政策负面效应、境外势力渗透等重重挑战,急需从培育普适性公民文化、转变边疆治理思路、调整民族政策取向、拓展利益表达渠道、强化国族认同等方面强化边疆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2.
透视教师暴力现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娥 《社会》2001,(11):28-30
教师暴力现象种种在我国 ,教师被称之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校园则被誉为“圣洁的殿堂” ,然而在全社会尊师重教风气日盛的今天 ,教师体罚或殴打学生的“暴力事件” ,却频频见诸媒体。2000年8月31日 ,吉林省长春市铁路实验小学二年级学生范可欣因写错了12个字 ,被教师陈彩用教鞭打了100多下(《中国妇女报》 ,2000.11.30 :1)。2000年8月17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报道 ,浙江某幼儿园一名教师因一名小孩抢了别人的东西 ,竟残忍地剪掉这个小孩的手指。云南玉溪某小学代课教师潘光礼为教训经常在上学途…  相似文献   
3.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学界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学者们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成就卓然。文章通过对目前国内外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指出通过引入身份认同理论,把群体或个体的意识和行为同文化和社会结构因素联系起来,从综合性、历时性的动态视角来研究民族问题,并由此总结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变迁的规律或机理,将会更好地服务于现实社会。  相似文献   
4.
袁娥  陈晓婧 《民族学刊》2011,2(1):75-80,87
个体成员是如何获得对本民族的归属感和对民族的积极评价,以及对民族活动的行动卷入,一直以来广受学界关注。本文通过对云南省临沧市沦源地区佤族的民族认同建构路径进行分析认为,在坚持国家统一的前提下,民族自治地区政府以及本民族知识精英已成为构建现代民族认同的重要引导性因素。  相似文献   
5.
袁娥  丁爱华 《民族学刊》2011,2(5):18-23,92
综观当下学界有关族群的国家认同研究,大多从族群与国家关系的互动视角来探讨,而鲜有通过全面探析族群音乐文化事项来诠释国家认同问题。本文基于对世居云南最西北、怒江的上游腹地——云南省贡山县阿怒人的实证调察,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事项,分析根植于阿怒人族性中的国家认同意识,以期在学术上增添一个解读国家认同的视角,并为探寻民族与国家何以和谐共生的问题提供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6.
学界在研究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时,多强调民族认同的文化属性和国家认同的政治属性。以佤族为例,探讨佤族文化中的国家认同意识,进而从民族文化的根源上寻求两种认同的良性整合,有利于维持和巩固一个国家认同优先于民族认同的认同结构,增强边疆地区的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的代表作《公社与社会》和法国社会学家杜尔克姆的代表作《论社会分工》中的观点进行比较 ,分析了两者观点中的异同  相似文献   
8.
文章基于笔者的实证调查,以云南省普洱市西盟县勐卡镇大马散村为例,从物质层面、制度层面以及精神层面对城市中佤族流动人口的文化适应进行了分析.继而指出,城市中的大马散佤族人在感受本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面临着城市文明和汉文化强烈冲击的过程中,并没有出于自我保护而内卷在一定的空间聚落和心理状态之内,而是积极寻求同主流文化的互动,不断积累着自身的现代性,其文化适应策略属于整合型.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末,我国高等院校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拓展运动.伴随着规模扩展,许多高校提出了"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校"的发展目标.但是综观全局,绝大多数高校普遍缺乏系统的战略分析和科学的战略选择.地方院校普遍具有资源短缺的显著性特征,要实现一流大学的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战略思想,实行目标集聚战略,科学筛选重点发展学科,精心致力于团队建设,并持之以恒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女性犯罪呈逐渐上升的态势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从不良的成长环境、家庭暴力增多、法制观念淡薄、受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侵蚀、贪污腐化等方面对女性犯罪增多的原因作了分析,以期为预防和减少女性犯罪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