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8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1.
当我们的祖先最初通过自己双手的劳动和大脑的思维而逐渐从动物中独立出来之后,他们就在群居共处之中,以同大自然作斗争为中心,开始谱写着人类历史最初的篇章。这其中,既有关于生产斗争、社会生活方面的历史,也有文化艺术方面的历史。我们在这里所要讨论的问题,就是我国历史上最初的文化艺术生活的一部分——舞蹈。  相似文献   
2.
史学是一门内涵丰富、外延广博的科学,其本身是多层次的,因而也就具有多层次的社会功能。大体上,整个史学可以分为基础史学和应用史学两大类。基础史学又可分为史料学和历史编纂学两个分支;应用史学又可分为宏观研究、实际应用和知识普及三个分支。以上各个分支可以各自实现其社会功能,也可以相互交叉、共同实现其社会功能。史学各种社会功能的实现,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可以是现实的,  相似文献   
3.
缪文远同志的《七国考订补》一书,最近巳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当我手捧着沉沉的上下两册“订补”时,不由想到订补者两年前在中华书局出版的《战国策考辨》,不由盼望着他即将出版的另一部新作《战国策新校注》早日问世。“订补”、“考辨”、“校注”,似乎是一串十分令人乏味的枯燥而又冷涩的字眼。可是,我却透过这些字眼看到了在科学研究的基础层所打下的一夯又一夯的印痕,看到了尖刃似的笔锋划破了研究者面前一块又一块遮  相似文献   
4.
成都的城门     
成都自秦末筑城,但有关成都城门的文献资料明清以前的所知不多,本文重点介绍了明清直至民国、抗战时期成都城各个城门的历史变化情况,以及导致变化的历史史实。成都城门的历史变迁是一幅生动的时代变迁的历史画卷,为我们研究成都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很好的佐证材料。  相似文献   
5.
唐代以后的成都城墙,几乎都是在唐代罗城的格局与基础之上修建的。对于已被毁坏的成都城墙,五代后蜀、宋代和明代均进行过各自的修筑。清朝建立以后,经过顺治、康熙、雍正和乾隆四朝的恢复重修,使得成都的城墙、大街、大桥与城内各主要建筑的格局基本上一直保持到现代。在成都大城之内的西部,清代还专门修建了满城,用来作为满蒙八旗官兵及其家属的驻地。满城在清代是相对封闭的,未经准许的汉人不能随便进入。清朝灭亡之后,除抗日战争期间一度得到过维修外,包括满城在内的成都城墙大多被逐渐拆除了,不过时至今日,仍然能看到一些残迹。成都城墙的兴废过程,就是这座城市历史变迁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众多文献的爬梳中勾稽出一些鲜为人知的成都近代文化名人,这其中包括川剧剧作大师黄吉安,杰出的音乐家、音乐教育家叶伯和,儒释哲一代宗师、中国书法界之泰斗马一浮,语言文字学家黄侃,著名藏学学者、《藏汉大辞典》编者张怡荪,中国腔肠动物研究的鼻祖周太玄,"万能教授"张圣奘,金针高手叶心清,中医学家蒲辅周,当代骨科泰斗级人物杜自明,我国第一代最著名的女企业家董竹君等等。笔者对这些名人事履的钩沉,不仅为学界提供了珍贵的史料,也为社会保留了一份弥足珍贵的"记忆"。  相似文献   
7.
汶川不哭 四川雄起——论四川灾后重建的精神力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应当充分发挥精神与文化的力量,引领与促进"5·12"汶川大地震后重建工作的顺利完成.首先是应当相信科学,树立信心,尽快地从地震灾害的阴影之中走出来;其次是要继承并发扬巴蜀祖先面对重大灾难时所焕发出来的极为强大的再生力,重建我们的美好家园;再次是要正确认识四川人的性格特点,除了大众公认的轻捷、聪慧、闲适、幽默的性格之外,四川人还有勇武倔强的一面,这是今天我们重建家园的重要精神力量之一:最后,我们要将灾后两个多月来所表现出的"雄起"精神继续发扬下去,在擦干眼泪后微笑着抗震救灾,重建家园.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论证了成都为何最具幸福感.文章指出,所谓天时,是指良好的气候与价廉物美的出产;所谓地利,是指神奇而多彩的自然风光;所谓人和,是指最佳的包客性与和谐的人情味.其中,最佳的包容性与和谐的人情味是成都之所以成为最具幸福感城市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各级官吏的主要任务是“治民”,即依据当时的成文法或不成文法来管理百姓。而另一方面,作为国家官吏队伍中的一员,大多数官吏又要受到法律的约束,接受考核,受到奖惩,这是古代职官制度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轰轰烈烈的明末农民大起义在我国古代历次农民战争中,无论就其时间的长短或是规模的大小,都是最大的一次。它直接推翻了明朝的封建统治,又进行了英勇的抗清斗争,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极其巨大的作用。张献忠是这次大起义中与李自成并列的最重要的领袖,他为了反抗明朝统治阶级的压迫,后来也为了打击清朝侵略军,率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