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2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举就是选民选择自己的代理人的过程。过多层次的间接选举不利于提高代表机关的代表性。要提高我国的政治文明程度,人大制度就有必要与时俱进,朝着使广大基层群众能享有更多知情权、表达权的方向,朝着高层领导更易于了解基层实情的方向进行改革和完善,在条件成熟的时候逐步扩大直接选举的范围。  相似文献   
2.
加拿大于1889年通过了反垄断法;第二年美国也通过了自己的反垄断法.对这一史实,美国、加拿大的官员和学者都没有异议.但近年来我国的很多教科书出现了不同的表述.由于网络资讯越来越发达,特别是中加两国学者交往日见频繁,我们有必要还原这一段历史的真相,不再提“美国是世界上最先通过反垄断法的国家”,而应该根据史实,将这个“第一”还给加拿大.  相似文献   
3.
覃福晓 《学术论坛》2006,35(3):28-31
列宁关于“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是不受任何法律约束的政权”的科学论断有特定的针对性,他的话与当代中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方略并不冲突。我们要正确理解列宁的阶级观,完整把握他的法制思想,认真总结前苏联完全放弃了阶级分析、放弃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深刻教训,从而更好地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4.
《选举法》第四次修正案在保障公民选举权有效实现方面向前迈进了一步,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保障公民平等选举权,提高代表和选民之间的利益关联度,以及更有利于流动人口参与选举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只有平等地尊重和保障每一个公民利益和意志表达的权利,特别是保障他们选择法的创制主体组成人员的平等机会,才有可能正确地认识、协调和化解各种矛盾,也才有可能从根本上保证人民代表机关所创制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准确反映全体人民的真实意愿,代表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才更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6.
男女退休年龄的法理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覃福晓 《学术论坛》2002,36(5):142-146
妇女比男性早退休 5~ 1 0年的政策 ,不符合我国的宪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有关男女平等的要求 ,与我国业已签署、加入的国际公约关于男女平等的精神亦有冲突 ;这种政策影响了妇女劳动权益、政治权利的实现 ,导致广大妇女在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不平等。通过与世界上其他 1 64个国家和地区的退休制度在年龄方面的规定相比较 ,本文认为有必要改革现行的退休制度 ,以尽最大可能捍卫男女平等的宪法原则  相似文献   
7.
覃福晓 《学术论坛》2005,7(9):91-96
何柏生的<法的阶级意志论的再思考>一文认为"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理论","是一种过时的、落后的理论","符合专制社会的实际的,而在民主社会里无法得到实证","在理论上是无法自圆其说的,在实践中也是有害的".文章认为由于何先生对所引历史事实的片面理解、对<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断章取义,以及在论证过程中多处违反基本的逻辑,因而他要完成的对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原理的"证伪",不可避免地是错误的、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原来按比例原则配置选举权的现实基础正在逐渐发生变化。为了适应城乡人口比例的变化发展,保证基层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等民主权利,进一步巩固工农联盟,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必要使选举制度与时俱进,适时实现城乡居民选举权的完全平等,以便更真实地反映我国当前和将来的现实生活,使各阶层在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有与其地位相当的代表。  相似文献   
9.
论农民表达权的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只有重视农民的政治诉求、信任他们的政治能力,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加强和完善基层农村群众自治组织建设,强化农民的主体性地位,才能有效保障农民的表达权,建立九亿农民影响国家决策的政治民主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10.
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户籍制度严重束缚了广大农民的迁徙自由,不利于解决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减缓了我国的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更阻碍了农村的快速发展.广东户籍制度改革以地域代替职业作为划分居民性质的主要标准,有了实质性突破.由于这一突破,该省得以在全省范围内改革分割城乡的“二元体制”,建立有利于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劳动力和人才流动,有利于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有效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新型的城乡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